白玉卧虎
【白玉卧虎】
故00085468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白玉卧虎,魏晋南北朝,高4厘米,长5厘米,宽2.5厘米。清宫旧藏。
  器白玉质,玉质温润。整器略呈三角形,圆雕一蹲坐之虎。虎回首,张口露齿,圆眼,脑后以阴线刻几道毛发,四爪,两前肢伏于胸前,后肢折曲于身下,尾上卷。
  此器玉质较好,雕工简洁,寥寥数刀,兽回首顾盼之态跃然眼前,风格近似魏晋南北朝时期之石刻雕像。器底较平,亦可作玉镇用。
撰稿人:徐琳
关键词: 圆雕 雕工 玉镇

圆雕

即立体雕,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如红山文化中的玉鸟、含山文化中的玉人等,都是早期圆雕的代表作。此技以后各代多有发展,至清代趋于鼎盛。

雕工

雕镂之工。

玉镇

战国时期,人们席地而坐,坐席边角处往往摆放重物,称为镇,玉镇便是用来镇坐席的玉器。汉以后,布帛纸张进入文房,书镇、镇纸也随之出现,玉镇逐渐成为文房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