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琮碑
张琮碑(册页1)
张琮碑(册页2)
张琮碑(册页3)
张琮碑(册页4)
张琮碑(册页5)
张琮碑(册页6)
张琮碑(册页7)
张琮碑(册页8)
张琮碑(册页9)
张琮碑(册页10)
张琮碑(册页11)
张琮碑(册页12)
张琮碑(册页13)
张琮碑(册页14)
张琮碑(册页15)
张琮碑(册页16)
张琮碑(册页17)
张琮碑(册页18)
张琮碑(册页19)
张琮碑(册页20)
张琮碑(册页21)
张琮碑(册页22)
张琮碑(册页23)
张琮碑(册页24)
张琮碑(册页25)
张琮碑(册页26)
张琮碑(册页27)
张琮碑(册页28)
【张琮碑】
新00045423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30.3×32.4厘米。
  明拓本。朱翼盦及家属捐赠。石现存陕西咸阳博物馆。
  唐贞观十三年(639年)。于志宁撰,书者姓名泐缺。端庄俊朗,结体方正,笔势沉厚,点画刚劲,有北碑之遗韵,兼欧褚之意趣。
  《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
  张琮碑
  贞观十三年。庚午丙子自跋。二十七开。一册。
  《欧斋石墨题跋》记载:
  张琮碑
  贞观十三年(639年)。庚午丙子自跋。一册。
  此碑有谓为信本书者,云名在碑侧,见王楠《话雨楼碑目》中。然予所见拓本皆无信本结衔一条,且碑字结体散缓,无论无信本神味,即于兰台,亦尚未达一间。盖是贞观间学欧书者,亦正如孔祭酒碑之宗虞永兴耳。丙子三月清明第二日,翼厂书。
  张琮碑相传出于清雍正间,康锦访得,前此著录无闻。王青浦《金石萃编》录其文与此不异。惟此拓“黎阳公于□□撰”之下,尚有书人系衔“□□□□□备身万□□□”等字可辨,为《萃编》所无。按《唐书·职官志》:“正第六品下阶千牛备身左右。”注云:“卫官以上王公以下高品子孙起家为之。”又左右千牛卫云:“千牛将军之职,掌宫殿侍卫及供御之仪仗,而统其曹务。凡千牛备身左右执弓箭以宿卫。”又千牛卫下注云:“宋谢绰拾遗有千牛刀,即人主防身刀也。后魏有千牛备身,后代因之。隋置左右千牛备身二十人,掌供御弓箭。备身六十人,掌宿卫侍从(《隋书》志作千牛备身十二人,掌执千牛刀。备身左右十二人,掌供御弓箭。备身六十人,掌宿卫侍从,与此小异。)。炀帝置备身府,皇家改为千牛府,龙朔为左右奉宸卫,神龙复为千牛卫”。《新唐书》志云:“凡御仗之物二百一十有九,羽仪之物三百,自千牛以下分掌之。”注云:“唐改备身郎将曰将军,备身将曰中郎将,千牛左右、备身左右曰千牛备身。千牛备身十二人,备身左右十二人,备身一百人。千牛备身掌执御刀,服花钿绣衣绿,执象笏,宿卫侍从。备身左右掌执御弓矢,宿卫侍从。备身掌宿卫侍从。”是备身之名当时有三,而千牛左右各掌御物,其地分较备身为近。杜氏《通典》谓:“左右千牛备身皆以高荫子弟年少姿容美丽者补之,为贵胄起家之良选。”其说与旧书《职官志》注合。玉海,“永徽六年褚遂良请千牛不简嫡庶。”又曰:“广朝黄麾为近仗,称亲扈”。《册府元龟》:“杨义臣秦国县公崇之子,崇击突厥战死,义臣袭官。开皇中年未弱冠,奉诏侍卫如千牛者数年。”以此见隋唐之际,千牛备身于环卫为特重,而其选甚难。今此碑书人系衔备身,上三字以唐志并别本笔画考之,当是“右千牛”字,再上之字正当石破处,漫漶无迹,不可辨识。“备身”下“万”字是书人姓氏,“万”下似是“至”字,下二字又不可见。惟万君既为千牛备身,自是贵游子弟材武而兼善书者。观其行笔清劲,意态间整,亦当与虞、褚竞一日之长。惜乎姓字翳如,不可得而详究矣。又按于志宁系衔为“□□光禄大夫□□□□庶子黎阳公”,与隋皇甫诞碑系衔略同。据志宁碑,贞观十年进爵为公,是皇甫诞碑之建,在贞观十年以后,与此碑后先略等。顾亭林《金石文字记》谓为贞观初立者,误也。至此碑之立,孙渊如《访碑录》据碑文所记迁厝岁月,本无可疑。上虞罗叔言《刊谬》以为贞观十七年,方药雨《校碑随笔》遂据为定论。《刊谬》一书,予虽未寓目,然揣其用意,亦只以志宁碑文在贞观十八年拜金紫光禄大夫行卫尉卿判太常卿事,以前恰有受拜左庶子,加银青光禄大夫之文,故即以系衔迁就其说,以与孙氏立异。实则孙氏所据为长,不可诬也。参订之余,因并及之。庚午秋七月□日晡后毕此,时坐破山园双玉函斋。久病初瘥,藉此消日耳。
撰稿人:秦明

于志宁

于志宁(588-665年),字仲谧。唐京兆高陵(今陕西高陵县)人。官至尚书左仆射、太子太师,后封燕国公。参与编撰各种律令、礼典,并与李勣主持修订各种图书。《旧唐书》、《新唐书》均有传。

丙子

宋嘉定九年(1216年)。

兰台

兰台(?-691年),指欧阳通,字通师,欧阳询第四子。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累迁中书舍人、殿中监至转司礼卿,判纳言事,封渤海县。喜书法。《旧唐书》、《新唐书》均有传。

漫漶

指碑上文字遭受风吹雨淋或人为破坏之后变得模糊,不可辨识。

大夫

官名。春秋战国时期由诸侯分封的贵族为大夫,享有封地,并掌管封地内的行政。

皇甫诞

皇甫诞(?-604年),隋时官至尚书左丞。死于汉王杨谅之难,恤典殊不薄。此碑为唐贞观年间其子无逸追建,始克树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