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菊花纹绉绸大襟小棉袄
红色菊花纹绉绸大襟小棉袄
红色菊花纹绉绸大襟小棉袄
【红色菊花纹绉绸大襟小棉袄】
故00049312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红色菊花纹绉绸大襟小棉袄,清同治,身长46厘米,两袖通长73厘米,袖口20厘米,下摆49厘米。
  此为清宫中公主婴儿时期冬季穿用的棉袄。红色荷花菊花纹暗花绸为面,月白色素绸为里,中絮丝绵。镶黑色地卍字花卉纹襟边,缀铜鎏金錾花空心扣4枚。袖口内镶小朵花纹绦边,里衬月白色暗花绫,挽出时可显露于外,既实用又富于装饰性。

撰稿人:严勇

大襟

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开于衣服的右侧。

菊花纹

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常与梅、兰、竹一起被喻为四君子,为文人所喜爱。

月白

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鎏金

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錾花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用小锤敲击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錾子,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此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

绦边

镶滚的花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