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御题王谷祥《哺雏图》挂屏,清乾隆,纵64厘米,横36厘米。清宫旧藏。
此挂屏为乾隆帝观赏明代画家王谷祥(1501—1568年)的哺雏图后,忆起当年为警示官员勤政爱民,御制了大量宋代画家李迪的《鸡雏待饲图》颁赐臣属之事有所感触,遂下谕旨将王谷祥的《哺雏图》加以摹缂以作为他爱民如子的座右铭并御笔亲题。作品采取二色间晕与退晕相结合的装饰方法,施以平缂、搭缂、构缂、木梳戗、凤尾戗等技法缂织。为强调主题并表现纹样的质感,老雀和幼雏的形象采用了缂毛工艺,雀雏嗷嗷待哺的情景表现得尤为真切。
图上朱缂“乾隆鉴赏”、“八徵耄念”、“自强不息”、“八徵耄念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谷祥”、“禄之”等印章。
挂屏之上有三段蓝色缂丝题记或题诗,其中二段为依清高宗御笔摹缂而成,一段题记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帝观王谷祥《哺雏图》的感想;一段为乾隆帝御题七绝诗。另有一段为王氏原画的自题五绝诗。
此作品丝、毛并用,缂工繁复考究。对这类题材的书画作品,乾隆帝曾一再告谕臣下:“勿仅视为寻常诗画”。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其历史悠久。其织法以生丝为经,熟丝为纬,先将预定的图案纹样以墨线勾稿,画在经线面上,然后用几只乃至几十只装有不同色纬的小梭,依照纹样的轮廓和色彩以小梭、拨子等工具,用平戗、搭梭、长短戗、木梳戗、环缂(音刻)、掼缂、双子母经、绕、勾边线等多种技法,将多种彩色纬丝分段缂织,按图稿所示与经线交织,形成“通经断纬”。织物表面只显彩色的纬纹和单色的地纬,正反两面花纹和色彩一致。由于采用局部回纬织制,纬丝并不贯穿整个幅面,即花纹与素地及色与色之间呈小空或断痕,“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故名缂丝,又名刻丝、克丝、刻色等。
宋代缂丝大都摹缂名家书画,北宋时以定州的缂丝最为有名,南宋时以淞江朱克柔的缂丝最负盛誉。明清时除缂织书画、诗文、佛像外,还缂织袍服、屏风、靠垫等,尤以苏州缂丝最为精美。由于缂丝工艺繁复,一件成功的作品,所用人力物力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
王谷祥(1501─1568年),字禄之,号酉室,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官吏部员外郎。善写生,渲染有法度,意致独到,即一枝一叶亦有生色,为士林所重。中年绝不肯落笔,凡人间所传者皆赝本也。书仿晋人,不坠羲之、献之之风,篆籀八体及摹印并臻妙品。卒年68岁。 李迪(生卒年不详),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为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画院画家。擅画花鸟、走兽、竹石,长于写生。画史记述他画鸠“作寒冷状,精俊如生”,画鶺鴒“翘翘欲起”,树石画法近崔白、李唐。亦作山水小景,不如花鸟精工。
古建筑彩画工艺做法。纹饰的轮廓线内的底色,先平涂浅色的小色(彩画中用量较少、颜色较浅的颜色),在纹饰的中部或一侧画与小色相同色相的深色。图案由外至内的层次为白、浅色、深色。<br>依照图案色彩的变化要求,顺经纬之理进行平纹交织。
缂丝技法术语之一,亦称“搭梭”。当缂织两种不同颜色的花纹边缘时,因两色不能互相连接而形成裂缝,故在每隔一定距离处,使两边的色纬相互搭绕对方色区的一根经线,以避免竖向裂缝过长而形成裂口,此种缂织技法称搭缂。缂丝技法之一,又称构(勾)边。在纹样的边缘部位,以区别于主体纹样色彩的另一种色线缂出明显的边界或轮廓线,具有分别色彩层次和划分纹样之间界线的作用。缂丝技法之一,为朱缂法的一种。与长短戗不同的是,其不同色阶的丝线互相交错戗织时,边缘整齐划一,如同木梳齿缘一般,故名。缂丝戗色技法之一。戗头是一粗一细间隔排列,粗者短,细者长,似凤尾形。缂毛是我国起源最早的通经回纬织物,在汉代已有织造。早期的缂毛织物是用动物毛捻成毛线,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缂织而成。清代,缂毛织物是用毛和丝捻成的牢度较好的极细的毛纱缂织而成,由于毛纱直径略粗于丝线,因此所缂织的图案有较强的浮雕感及质感。青玉质,交龙纽。乾隆帝宝玺。此玺刻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八十圣寿之时,为刻制此玺,乾隆帝曾作《八徵耄念之宝记》。 位于紫禁城西六宫之一养心殿内西暖阁,原为乾隆皇帝的书房,名温室。因内府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乾隆皇帝视为稀世之宝,贮藏于此,并撰《三希堂记》,阐释“三希“之深意,遂易名为三希堂。至今仍保持原貌。<br />
TAG标签耗时:0.0440909862518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