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窑杨彭年款紫砂描金山水诗句壶
宜兴窑紫砂杨彭年款描金山水诗句壶
宜兴窑紫砂杨彭年款描金山水诗句壶底款
宜兴窑紫砂杨彭年款描金山水诗句壶底款拓片
【宜兴窑杨彭年款紫砂描金山水诗句壶】
新00119680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宜兴窑杨彭年款紫砂描金山水诗句壶,清道光,高9厘米,口径7.3厘米,底径9.9厘米。
  壶身呈筒式、平盖、高钮、短流、曲柄、圈足。紫红色砂泥,质感细润。壶身一面描金行书“平台留小啜,饮味待回春。”落款“乙未冬日,松岑先生大人清玩。介峰。”另一面描金彩绘山水楼阁。底镌刻篆书“杨彭年制”四字印章款。乙未年为道光十五年(1835年)。
  以金彩装饰紫砂茗壶是清初以来为满足宫廷需求的时尚作法。此壶富丽工致,弥足珍贵。
撰稿人:赵聪月

宜兴

宜兴(1747—1809年),字桂圃,镶红旗人,清宗室爱新觉罗氏,恒新之子,永字辈。十一岁时授七品笔帖式,曾授太仆寺少卿、内府学士、镶黄旗蒙古副都统、经筵讲官、盛京礼部侍郎、盛京户部侍郎、盛京刑部侍郎、盛京仓场侍郎、山东巡抚、江苏巡抚、领队大臣、科布多参赞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步军统领、翻译会试考官等职,著有《清文补汇》、《庸言知旨》等要籍。

彭年

彭年(1505—1566年),字孔嘉,号隆池,一作隆池山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与文徵明游,以词翰名世,人称长者。著有《隆池山樵集》。

描金

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宜兴窑

明清时期的陶窑,位于江苏省宜兴丁蜀镇,以生产紫砂陶而闻名。主要产品是茶具和花盆,其中茶壶的制作最为突出,涌现出时大彬、陈仲美等制壶名家。宜兴窑还烧制仿宋钧的带釉陶器,名宜钧,又名欧窑(明万历时期欧子明所创制)。清时,宜兴窑产品博得皇宫的喜爱,雍正、乾隆皇帝多次传旨对其作品的造型和装饰给予具体指示。

杨彭年

杨彭年,活跃于清代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的紫砂名艺人。他的壶式设计追求文化内涵,多与文人合作题诗作画,嘉庆时陈曼生请其制壶并书,文人壶风大盛,将紫砂壶导入另一境地。世称“彭年壶”、“彭年曼生壶”、“彭年石瓢壶”。后世追仿者不计其数。印有“杨彭年”、“彭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