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釉笔山】
故00145186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青白釉山形笔架,明,高3.9厘米,长10.8厘米。清宫旧藏。
笔架山峦形,通体施青白釉,底承木座。
此器釉色仿宋代青白瓷之效果,釉色青莹,其质感如青白玉。山形高低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视之恍如文人画中层峦淡远的境界。
笔架山峦形,通体施青白釉,底承木座。
此器釉色仿宋代青白瓷之效果,釉色青莹,其质感如青白玉。山形高低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视之恍如文人画中层峦淡远的境界。
撰稿人:徐巍
青白釉
其为景德镇窑在北宋初中期独创的品种。青白釉釉质含铁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青中闪白,介于青、白二色之间,故称青白釉。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
白瓷
青瓷和白瓷的区别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多少,如果含铁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烧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现大约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现晚约四百年。白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制瓷工艺的进步,它为元、明、清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青白瓷
宋代景德镇地区烧制的一种瓷器品种。其胎体坚致,釉质细薄,迎光透影,釉料中铁元素含量约1%,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泛青,故称青白瓷。宋元时期青白瓷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庞大体系,并曾作为外销瓷运往世界各地。
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绘画,在北宋经苏轼、文同等人倡导,遂大行其道。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标举“士气”,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并重视文学修养,对绘画中意境的表达以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