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蚰龙耳圈足炉
铜蚰龙耳圈足炉全形
铜蚰龙耳圈足炉
铜蚰龙耳圈足炉款识
铜蚰龙耳圈足炉款识“内坛郊社”
【铜蚰龙耳圈足炉】
故00177014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铜蚰龙耳圈足炉,明,高8.6厘米,口径14厘米。清宫旧藏。
  铜炉圆形,形近于簋。平口外侈,收颈,鼓腹下垂,圈足外撇。双环耳起自颈部,收于腹鼓处。器外底饰凸雕双龙纹,二龙逶迤团成一圆,圆心有减地阳文4字楷书:“内坛郊社”。
  此炉形制规整,线条顺畅,小巧中透出大气。平口厚实,双耳古拙。虽然使用痕迹明显,皮壳却毫发未损。清代宫藏宣铜器中也有在器底款识外围绕二龙的类似图案,但龙的形象不太相同,刻画也粗细有别。此炉外底龙纹雄劲有力,龙发从两角间前耸,呈怒发冲冠状,龙张口,龙眉向上,细脖,其特征属比较典型的明代龙纹。2010年,耿宝昌先生鉴定此炉为明代器。
撰稿人:李米佳
关键词: 龙纹 阳文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