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大夫虎符】
新00141456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辟大夫虎符,战国,长8厘米,高3.6厘米。
战国时齐国用器。虎符应为两半,拼合成卧虎形。现存右半部分。虎形翘尾,尾上有一穿孔,正面有铭文两行11字,背面有两个凹卯。铭文从左至右读,释文为:“填(营)丘牙(与)塿䋣为辟大夫信节”。“填丘”,即营丘,指齐国首都临缁。“塿䋣”,地名,可能在今山东胶县境内。“辟大夫”,职官名。“信节”,指发兵用的信物。铭文意为“由齐国首都营丘颁发给塿䋣,作为辟大夫的信节”。虎符的两半,一半在朝廷,一半在地方。发兵时,朝廷使者持符至地方,两半相合无误,地方才能听命。此器据传出土于山东胶县,陶祖光、罗振玉递藏,1957年入藏故宫博物院。
战国时齐国用器。虎符应为两半,拼合成卧虎形。现存右半部分。虎形翘尾,尾上有一穿孔,正面有铭文两行11字,背面有两个凹卯。铭文从左至右读,释文为:“填(营)丘牙(与)塿䋣为辟大夫信节”。“填丘”,即营丘,指齐国首都临缁。“塿䋣”,地名,可能在今山东胶县境内。“辟大夫”,职官名。“信节”,指发兵用的信物。铭文意为“由齐国首都营丘颁发给塿䋣,作为辟大夫的信节”。虎符的两半,一半在朝廷,一半在地方。发兵时,朝廷使者持符至地方,两半相合无误,地方才能听命。此器据传出土于山东胶县,陶祖光、罗振玉递藏,1957年入藏故宫博物院。
撰稿人:陈鹏宇
关键词:
大夫
大夫
官名。春秋战国时期由诸侯分封的贵族为大夫,享有封地,并掌管封地内的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