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镂雕鹤鹿同春杯】
新00195496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犀角镂雕鹤鹿同春杯,清中期,高17.6厘米,口径17.8×10厘米。
杯为非洲犀角制,其材质温润晶莹,色如田黄,堪称犀中之珍。杯身采用镂雕、浮雕等多种雕刻手法,刻画出一幅鹿鹤同春的景象。在山崖溪涧旁两位老人正促膝谈心,面带微笑,一童子站立身后,怀抱书匣,笑容可掬。老林古松,参天蔽日,意境恬淡清幽。溪涧边浮雕双鹿,一鹿俯卧,一鹿欲试水溪涧;另有一鹤于涧中觅食,一鹤展翅回首,似与同伴嬉戏。鹤、鹿姿态各异,形象生动。鹤、鹿均为古代瑞物,《淮南子·说林训》载:“鹤寿千岁,以极其游”,王建《闲说》诗:“鹤寿千年也未神”,鹿谐音禄,因此鹤、鹿有祝福庆寿之意。
此杯图案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作工精致,显示了作者精湛的工艺水平,为清中期的犀雕精品。
杯为非洲犀角制,其材质温润晶莹,色如田黄,堪称犀中之珍。杯身采用镂雕、浮雕等多种雕刻手法,刻画出一幅鹿鹤同春的景象。在山崖溪涧旁两位老人正促膝谈心,面带微笑,一童子站立身后,怀抱书匣,笑容可掬。老林古松,参天蔽日,意境恬淡清幽。溪涧边浮雕双鹿,一鹿俯卧,一鹿欲试水溪涧;另有一鹤于涧中觅食,一鹤展翅回首,似与同伴嬉戏。鹤、鹿姿态各异,形象生动。鹤、鹿均为古代瑞物,《淮南子·说林训》载:“鹤寿千岁,以极其游”,王建《闲说》诗:“鹤寿千年也未神”,鹿谐音禄,因此鹤、鹿有祝福庆寿之意。
此杯图案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作工精致,显示了作者精湛的工艺水平,为清中期的犀雕精品。
撰稿人:张林杰
犀角
又名“奴角”,是生长在犀牛鼻额上的角,为一种含有碳磷酸钙、氨酸等化学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定惊等医药效能之珍贵药材。中国古代常用作装饰品,宋以后多以之制犀角杯。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鹤鹿同春
唐代诗人王建《闲说》诗云:“鹤寿千年也未神”。因鹤、鹿长寿,故常以“鹤鹿同春”用于祝寿之辞。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王建
王建(约767—约830年),字仲初,唐朝诗人。擅长乐府诗,其中《宫词》一百首对封建帝王的宫中生活有较为详尽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