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镂雕佛手纹杯
【犀角镂雕佛手纹杯】
新00195445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犀角镂雕佛手纹杯,清,高6.5厘米,口径11.8×7.7厘米。
  此杯乃取亚洲犀角的中段制作而成,敞口,深腹,杯中黑色积淀附于壁上掩其本色,应是长期使用之遗垢。
  杯身以佛手及其枝叶为饰,树干盘曲,枝叶旁逸,更有三枚佛手果实点缀其间,或仰或俯,姿态各异。佛手即香椽,《本草纲目》卷三十“香椽”云:“义未详,佛手取象也。”因“佛”与“福”音似,故古代多以佛手象征多福。
  此杯雕刻风格粗中带细,刚中有柔,特别是在叶子的正反面处理上,作者利用双线和单线取得了较好的视觉效果,体现了精湛的雕刻技巧。
撰稿人:张林杰
关键词: 犀角 镂雕 佛手

犀角

又名“奴角”,是生长在犀牛鼻额上的角,为一种含有碳磷酸钙、氨酸等化学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定惊等医药效能之珍贵药材。中国古代常用作装饰品,宋以后多以之制犀角杯。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佛手

亦称佛手柑。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果实冬季成熟,鲜黄色,分裂如掌。原产亚洲,我国南方有栽培。花、果可供欣赏,并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