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雕人物方笔筒
牙雕人物方笔筒
牙雕人物方笔筒局部
【牙雕人物方笔筒】
故00124421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牙雕人物方笔筒,清中期,高11.7厘米,筒径9厘米。清宫旧藏。
  笔筒方体,四角内凹作葵瓣式,并阴刻曲线修饰,颇为新巧。底部中央镂雕一圆形空洞,本应装配底座,今已缺失。筒身每面均于四方委角开光内以去地高浮雕法再饰一重变体夔纹随形开光,在双重开光中浮雕山水人物。内容皆文苑隐逸题材,分别是抚琴、弈棋、题壁、醉酒等,人物虽小但须眉俨然,神情毕肖,景物不过截取片断,却也精雕细镂,起到极好的衬托作用。
  此器工艺严谨,题材高雅,颇具清中期宫廷牙雕的风范。
撰稿人:刘岳

笔筒

文房用具,插放毛笔之用。流行于明清两代,器形似筒状,另外也有方形、束腰形、竹节形等式样。常见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斗彩等瓷器品种,也有铜胎、竹木牙角等质地的笔筒。

阴刻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委角

家具中线角术语。一般的桌面、几面、案面均为直角,将四个直角改为小斜边而成八角形的做法,北方木工称为“委角”,江南木工称“劈料做”。

开光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夔纹

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夔,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庄子·秋水》中言:“夔怜蚿,蚿怜风。”释文:“夔,一足兽也。……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