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允中款犀角镂雕仿古蝉螭纹杯】
新00195455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胡允中款犀角镂雕仿古蝉螭纹杯,清,高16.2厘米,口径14.1×10.9厘米,足径5.9×5.7厘米。
此杯仿商周青铜觚的形制。杯身上下各刻蝉纹一周,中部刻兽面纹一周,在蝉纹、兽面纹上浮雕数条爬行的螭龙,其中几条攀爬于杯壁之上,另有几条纠缠成杯柄。杯底部刻阳文行书“壬午七夕胡允中为仲青盟翁作”题铭及“胡允中印”篆书印章。
胡允中,生卒年月不详,应为清代犀角雕刻高手。
此杯技艺娴熟,纹饰线条圆润流畅。从杯底题刻的文字内容看,此杯应是胡允中为其友人的亲属制作的一件酒具。
此杯仿商周青铜觚的形制。杯身上下各刻蝉纹一周,中部刻兽面纹一周,在蝉纹、兽面纹上浮雕数条爬行的螭龙,其中几条攀爬于杯壁之上,另有几条纠缠成杯柄。杯底部刻阳文行书“壬午七夕胡允中为仲青盟翁作”题铭及“胡允中印”篆书印章。
胡允中,生卒年月不详,应为清代犀角雕刻高手。
此杯技艺娴熟,纹饰线条圆润流畅。从杯底题刻的文字内容看,此杯应是胡允中为其友人的亲属制作的一件酒具。
撰稿人:宋海洋
犀角
又名“奴角”,是生长在犀牛鼻额上的角,为一种含有碳磷酸钙、氨酸等化学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定惊等医药效能之珍贵药材。中国古代常用作装饰品,宋以后多以之制犀角杯。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螭纹
螭,传说中的一种龙,又名螭虎龙。明式家具常用为装饰纹样。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兽面纹
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七夕
旧称农历七月七日晚为七夕。相传是牛郎、织女二星在鹊桥相会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