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制勾莲纹壶
【匏制勾莲纹壶】
故00125083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匏制勾莲纹壶,清康熙,通高17.5厘米,口径9.3厘米,底径9.6厘米。清宫旧藏。
  壶圆盖,圆球式钮,短直颈,球形腹,流与柄皆为方形。壶身饰勾莲纹纹,盖口与壶口均用玳瑁镶边,壶底有阳文楷书“康熙赏玩”四字款。此壶流口大而内无滤网,应为酒壶。
  匏器又称葫芦器,为中国特有的工艺品种。此壶由范模制成,为清康熙时期的匏制佳品
撰稿人:宋海洋

勾莲

景德镇窑生产的明清瓷器上经常采用的一种图案。常见于青花、彩瓷上,是把单独的花朵以勾线连结起来,构成具有多变的形式活泼或具图案效果的纹饰。

勾莲纹

唐宋之时,工艺品上大量出现花卉图案,这一习俗一直影响到明清,莲花纹成为器物上最常用的花卉纹饰之一。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清代的一些莲花图案或蕃莲图案在花卉旁往往带有细长的枝蔓,称之为勾莲纹。

玳瑁

龟类动物,产于海洋,体长三尺余。形似龟而嘴尖,前足长,背有主甲十三片,重叠如覆瓦,淡黑而微黄有黑斑,胸甲黄黑,性强暴。其甲熟之甚柔,可制工艺品。以其所制笔杆极为珍稀。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模制

用模型使陶泥成型的一种方法。根据此件罗汉像内、表面特征和内部形状,可以推测出其陶胎的制作工艺是在雕塑成形后制作了外部模具,然后将胎泥按压在模具上,再安装内部隔板和桶状结构,最后打开外模修整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