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根雕三羊】
故00120216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竹根雕三羊,清中期,通高7.8厘米,大羊高5.7厘米,座长7厘米,宽4厘米。清宫旧藏。
此根雕的造型以一大二小三只山羊组合而成,寓意“三阳开泰”。其中大羊侧卧,一只小羊正向其背上攀爬,另一只前腿跪地靠在大羊身前。
作者以写实的雕刻手法将三羊亲昵的神态表现了出来。两只小羊,一只顽皮好动,一只温和沉静,大羊则泰然自若。
此根雕的造型以一大二小三只山羊组合而成,寓意“三阳开泰”。其中大羊侧卧,一只小羊正向其背上攀爬,另一只前腿跪地靠在大羊身前。
作者以写实的雕刻手法将三羊亲昵的神态表现了出来。两只小羊,一只顽皮好动,一只温和沉静,大羊则泰然自若。
撰稿人:刘静
开泰
开泰(?—1763年),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清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乾隆十年(1745年)授湖北巡抚。十三年(1748年)调湖南。二十年(1755年)调四川。二十八年(1763年)以处理金川土司郎卡事不妥,命夺官。以头等侍卫衔赴伊犁办事,卒于任。
三阳开泰
为我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亦称“三阳交泰”。“泰”为《周易》中六十四卦之一,乾下坤上,以象“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其初、二、三爻皆为阳,意在阴消阳长,“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周易》载:“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也就是说,农历正月为六十四卦中的“泰卦”,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在一年起始冬去春来之际,古人常以“三阳”(羊)寓示“泰”卦,表达喜迎新春之意。羊与阳谐音,所以艺术家们常以三羊为题材来装饰工艺品,寓意太平盛世,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