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制乾隆御题蕃莲纹碗
匏制乾隆御题蕃莲纹碗
匏制乾隆御题蕃莲纹碗碗内御题诗
匏制乾隆御题蕃莲纹碗纹饰
【匏制乾隆御题蕃莲纹碗】
故00125305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匏制乾隆御题蕃莲纹碗,清康熙,高8.6厘米,口径18.1厘米,足径7.2厘米。
  碗侈口,敛腹,圈足。外壁近口沿处饰阳文回纹带,主体纹饰为蕃莲及卷草纹5组。内壁髹黑漆并刻阴文楷书御题诗:
  葫芦碗逮百年矣,穆如古色含表里。
  摩挲不忍释诸手,康熙御玩识当底。
  昔时未审赐何人,其家弗守鬻之市。
  辗转兹复充供珍,是诚珍胜其他耳。
  辞尘世仍如西清,碗如有知应自喜。
  敬思当日圣意渊,不贵异物祛奢靡。
  园开封泽重农圃,蔬瓠尔时种于此。
  就模中规成诸器,神枢即契造物理。
  对碗可悟见诸羹,幻海浮沉宁论彼。
  末署“乾隆乙巳仲夏月上浣恭题御笔”,并“古稀天子”篆书方印。乙巳年即乾隆五十年(1785年)。此诗见《高宗御制诗》五集卷一六,原题作《恭题壶卢椀歌》。碗外底有“康熙赏玩”四字款识。
撰稿人:刘岳

蕃莲

具有西域风格的莲花图案。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回纹

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

卷草

17、18世纪传入中国的一种装饰花纹。俗称西蕃莲,如果没有花朵,则称为卷草。

卷草纹

瓷器纹饰,又称卷叶纹或卷枝纹,宜于作各种器物的辅助纹饰。

阴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凹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白色,因而又称为白文。

西清

“西清”为清代宫内南书房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