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乐团“故宫之声”主题音乐会
在故宫博物院畅音阁首演
中央民族乐团“故宫之声”主题音乐会
在故宫博物院畅音阁首演
时间:2025-05-19

看故宫之景,听故宫之声。5月19日,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音乐作品,由中央民族乐团、故宫博物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共同推出的《“故宫之声”国宝音乐会》在故宫博物院畅音阁上演,这也是“故宫之声”主题音乐会的全国首演。

 

图片1.jpg

 

图片2.jpg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赵聪,中央民族乐团党委书记张亚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召集人张国飞、副主任吕逸涛、副召集人于蕾,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都海江,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唐峰,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罗先良以及故宫博物院退休老领导、老专家,来院出席学术活动的多名外籍专家,文艺节目中心相关领导,故宫志愿者代表,驻院消防中队官兵、驻院派出所民警等出席活动。

 

中央民族乐团力邀中国著名录音师李大康担任录音总监,他带领团队深入故宫,历时五年,在暴雨、暴雪、大风中,为故宫中的自然之声留下声音的轨迹。在故宫的大力支持下,金编钟、钟表等鸣音发声,为故宫数百年珍藏的文物记录下珍贵的听觉资料,最终形成近千条声音素材,这也是这些独特的“故宫之声”六百多年来首次被系统性、高规格采样,它们不仅成为音乐作品的创作灵感,更作为独特的音效出现在所有作品之中。

 

图片3.jpg

 

图片4.jpg

 

中央民族乐团还邀请到赵麟、谭盾、陈思昂、马久越、郝维亚、李尚谦、赵泽明、刘思超、关大洲、刘冬(按曲目顺序排列)十位作曲家组成主创团队,他们多次深入故宫博物院采风,在特定的场域中,用“声音的叙事”讲述紫禁城建筑、文献、文物和历史的故事,以八大作响、金编钟鸣、紫禁落雪、金水微澜、千龙吐水等声音元素为灵感,创作出《百工颂》《钟鸣贺》《丹宸雪》《岁华注》《和生曲》《东风令》《秋鸿操》《沐金辉》《望宫门》《雨中天》10首全新的民族音乐作品,作品包含民族管弦乐、民族室内乐等不同形式,融合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不同音乐创作理念、元素和方法。音乐会由《国家宝藏》001号讲解员张国立担任主持人,中央民族乐团首席指挥刘沙执棒、胡琴演奏家金玥担任首席。

 

五年间,央视文艺《国家宝藏》团队全程策划助力、全景式记录音效采样、作曲家采风和创作、乐团排演、音乐会呈现等各个环节。“故宫之声”主题音乐会的首演由央视文艺《国家宝藏》栏目全程录制后,还将于6月中旬在央视综艺频道(CCTV-3)晚间黄金档播出。

 

故宫博物院和中央民族乐团都是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单位,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共同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时代重任。今年恰逢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中央民族乐团建团65周年,本场音乐会不仅是三家单位的梦幻联动,更让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与中国音乐产生了深层次的链接,从“看”故宫到“听”故宫,让这一中华文明的标志性建筑群体拥有了丰富的音乐记忆。

 

5月26日,中央民族乐团还将作为全国十家优秀乐团之一,在上海“2025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的舞台上,为观众呈现“故宫之声”剧场版的全国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