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故宫博物院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推出“未来讲堂——故宫里的动物世界”“艺·彩华章:故宫教育成果展示暨‘绿色故宫’教育资源发布”活动两个项目,通过沉浸式文化探索、馆校合作成果展示、生态教育实践与资源分享等形式,展现故宫博物院在文化传承、教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使命和担当,带领观众体验故宫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见变革中的新的故宫博物院。
“未来讲堂——故宫里的动物世界”:青少年沉浸式文化探索
社会快速变革的今天,故宫正积极探索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性表达。如何让沉睡的文物开口说话?如何让厚重的历史变得生动有趣?故宫以青少年更加熟悉的、生活化的“动物”为主题,带领观众走进这座文化殿堂。
“未来讲堂——故宫里的动物王国”活动海报
5月17日上午,故宫博物院、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主办“未来讲堂——故宫里的动物世界”活动。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沈蓓莉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陈爱民、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巴桑卓玛、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基金会部分理事与北京市中小学生代表15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动物世界探索之旅。
活动大合影
王旭东院长表示,在社会快速变革的当下,故宫博物院一直在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表达。此次活动中,对故宫“神奇动物”的阐释不仅涉及动物本身的特征与意涵,更以多样的手段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其背后的人类智慧和中国人对自然、生命及美好生活的态度。
王旭东院长致辞
沈蓓莉副主席表示,故宫是承载历史文化的“活教材”。本次活动形式活泼,内容多样,既是对故宫深厚文化底蕴的深情致敬,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文化教育的创新尝试,希望能在同学们的心中播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的种子。
沈蓓莉副主席致辞
活动通过盲盒抽取的方式,为参与活动的师生代表分发三大主线任务和一条支线任务。在文华殿“万物和生——故宫博物院藏动物题材绘画特展”现场,同学们手持学习单,寻找古画中獬豸、麒麟等神兽,拍照记录艺术珍品。穿梭在乾清宫、储秀宫区域,孩子们化身“瑞兽侦探”,用绘画记录门前铜狮、御花园铜象的造型特点。在前三殿屋檐下,同学们仰头数脊兽、排卡片,研究这些小精灵的排列规律。这种体验式学习,让同学们理解了中华文化“以形寓意”的独特表达方式,解锁了文化图像解码的特殊能力,让传统文化变得可亲可感。
学生完成探索任务
配合主线任务,同学们在探索区域用观鸟卡片完成识鸟挑战。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摄影师朱楷老师的专业讲解,让同学们发现“故宫不仅是历史宝库,更是生态课堂”。同学们惊奇地发现,故宫除了文化瑰宝,也藏着这么多蓬勃的小生命。通过观察故宫生态环境中的鸟类,同学们逐渐理解了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也培养了跨学科思维和生态保护意识。
朱楷老师带领学生了解故宫里的飞鸟
故宫博物院教育工作人员则为学生提供了“古画里的神奇动物”“故宫里的门前瑞兽”“屋檐上的小精灵”主题微讲座,带领同学们回顾探索学习成果,引导学生结合所看、所听、所学、所做、所思、所感进行小组汇报、个人展示。
故宫社教部老师为学生提供微讲座
本次活动是积极引导青少年在“动手、动脑、动心”的过程中深度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一次重要尝试。
“艺·彩华章”:教育成果展演与“绿色故宫”教育资源发布
故宫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承载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和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更是一座永不落幕的“活态课堂”。过去十年,故宫博物院与百余所学校及教育相关机构携手,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合作体系,产出了极为丰富的教育成果。“艺彩华章”故宫教育成果展示暨“绿色故宫”教育资源发布活动,一方面展示多年来故宫馆校教育成果的精华,另一方面整合发布一批故宫文化生态教育资源,展现故宫博物院在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创新与使命担当。
“艺·彩华章”活动海报
5月17日上午,活动在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举办。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巴桑卓玛、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谢晓慧、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二级调研员张兵、东城区教委主任周林,以及来自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和大、中、小、幼各学段学校的领导、师生代表参与活动。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为活动致欢迎辞。
活动大合影
朱鸿文副院长表示,故宫博物院不仅是馆校合作的探索者、推广者,也是教育资源的开发者和提供者,还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社会绿色发展理念的倡导者。近年故宫博物院已在馆校合作的广度、深度上做了多样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更期待深化馆校合作机制,与教育界同仁共同探索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融合的无限可能。
朱鸿文副院长致辞
活动现场,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馆校成果展演。东四九条小学的舞蹈《水墨丹青》以流动的肢体语言演绎汉字韵律之美,东城区少年宫的京剧选段《珠帘寨》《霸王别姬》让文物中的戏曲元素重现舞台。北京市第一幼儿园的儿童剧《故宫,我们来啦!》用童真视角解读红墙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则通过古琴、书法、舞蹈等多元形式呈现《故宫四季》,以青年视角解构故宫的时空美学。汇文中学学生的演讲《故宫印象》借故宫中龙的形象展开历史想象,最后压轴的汇文中学、北京二中和东城区少年宫的纸型服装秀将故宫建筑纹样与环保理念结合,让传统美学在可持续发展语境中焕发新生。
各校师生通过主题展演,展示对故宫的理解
2020年1月故宫博物院联合万科公益基金会启动“故宫零废弃”项目。近年来,以“绿色故宫”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陆续在院内外展开。为了让这些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公众,共享教育成果,故宫博物院对近年来围绕“绿色故宫”所开发的各类资源进行了系统梳理。继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我们的故宫”教育资源上线后,今年,“绿色故宫:带你发现故宫的另一面”主题教育资源也于5月17日在故宫博物院官网青少版上线。该专题页设置四大板块:“绿色故宫百科”揭秘古建筑环保智慧,“生态智慧课堂”提供互动教学资源,“参观手册下载”引导低碳游览,“艺术教育成果”展示青少年环保创意作品。“绿色故宫”主题教育资源,不仅是故宫博物院在文化传承与环保教育领域的一次创新实践,更是对社会公众文化需求和环保意识提升的积极回应。活动现场,领导嘉宾共同进行了资源发布。
各方领导共同发布“绿色故宫”主题教育资源
“绿色故宫”学习园地今日上线!
随后,室外开放的“艺趣工坊”成果展区内,各校师生代表进行了茶艺表演及书画、手工艺、服装等方面的互动项目展示,故宫博物院“绿色故宫”教育成果亦在现场展出。各领导、嘉宾与师生共同在现场参与体验活动。
“艺趣工坊”故宫教育成果沉浸式体验区
当天下午,“艺·彩华章:故宫馆校合作教育成果展”在东城区少年宫拉开序幕。展览汇集了东城区多所学校在故宫主题馆校合作方面的成果,展示的同时,现场也通过课程视频集锦、微课堂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进行教育成果的多方面精彩呈现。
东城区少年宫展览开幕活动
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故宫博物院,始终以开放姿态回应时代命题。此次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以文化育人为主线,构建了一个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兼具的文化教育新样本,呈现了故宫馆校社合作的阶段性成果,展现了新时期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双重使命下的探索路径,为快速变化的社会提供了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新视角、新方法。未来,故宫博物院将进一步发挥其作为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地的教育功能,为推动文化传承与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