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培训中心第三期培训班的通知
关于举办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培训中心第三期培训班的通知
时间:2017-05-22

  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培训中心(IIC-ITCC)成立于2015年4月,是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和故宫博物院基于其宗旨、任务以及共同专业诉求而开展建立的、隶属于国际文物修护学会、依托于故宫博物院进行运行管理的合作平台,是以培养文物修复人才项目为核心的常设培训机构。


  2015年与2016年培训中心成功举办两期培训班,涵盖预防性保护与无损分析等内容。目前共有来自18个国家和国内13个省份的44名学员参加培训,包括21名国际学员和23名中国学员。培训期间,专家与学员分享经验,共同探讨文物修复理念,取得良好效果。


  第三期培训班拟于2017年11月13日至11月23日举办,此次的培训主题为“纺织品修护”。现就中国学员参加培训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7年11月13日至23日(13日报到,23日离会)

  

  地点:故宫博物院、 故宫学院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


  1. 主题:纺织品修护


  2. 教学:培训课程将通过课前资料阅读、专题讲授、修护实践、藏品阅读、分组研讨以及总结评估等环节进行。(详细日程安排将于报名确认后另行通知)


  3. 课程内容:纺织品预防性保护、纺织品分析检测、纺织品修护


  三、授课语言


  培训教学的工作语言为英语。


  四、授课老师


  为本期培训班授课的国际知名专家有:


  国际文物修护学会莎拉•斯坦尼福斯(Sarah Staniforth)主席、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博士、英国杜伦大学玛丽•布鲁克斯 (Mary Brooks) 教授、英国伦敦大学戴娜•伊斯托普(Dinah Eastop)教授、意大利光学和纳米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奥斯丁•内文(Austin Nevin)博士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博士及相关专家等。


  五、学员要求


  1. 本期培训班招收24名学员,其中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学员12名,外国学员12名。


  2. 学员报名标准如下:


  (1) 具有纺织品修护或相关专业的高等教育学历;


  (2) 有3至5年从事纺织品类文物的修护工作经验;

   

  (3) 具有熟练的英语交流与表达能力;


  (4) 学员需要获得馆方推荐,连同填好的申请书一并提交培训中心。 


  六、培训费用


  培训费与材料费免费,培训期间统一安排食宿,但相关费用由学员自行承担。


  七、报名确认


  请有意者于2017年6月20日前填写完整培训课程申请表(见附件),按以下方式发送至培训中心办公室:

   

  联 系 人:方小济、王茜

  联系电话:010-85007262、010-85007263

  传真号码:010-85007262

  电子邮箱:iicitcc@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邮  编:100009




故宫博物院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二日


附件一:IIC-ITCC课程申请书(大陆学员)

附件二:IIC-ITCC课程申请书(港澳台学员)

关键词: 故宫学院 博士 景山

故宫学院

2013年11月4日成立的故宫学院是一所业务培训和教育机构,也是国内首家以博物馆办学的模式成立的“学院”。故宫学院响应我国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最新形势和需要,围绕故宫博物院整体事业的发展,面向自身、面向行业、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项目与教育活动,为博物馆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践行博物馆公众教育和社会服务的使命。
办学宗旨:故宫学院将立足于服务故宫博物院,健全员工培训体系,探索适应博物馆人员特点的培训模式与机制,培养员工的新思想和新技能,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同时激励员工将培训的效果反映在博物馆的各项实际工作之中。以此为基础,凭借故宫博物院在文物鉴定、文物保护与修复、博物馆管理、宫廷历史与建筑研究等领域的优势,学院还将逐步辐射到国内外博物馆及相关业界,逐步成为国内文博行业重要的人才培训基地,树立故宫学院自有的品牌特色和过硬的信誉,同时也以教学相长的模式培养一支故宫博物院的中青年专家队伍。
办学内容:故宫学院的业务主要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故宫博物院院内员工培训、国内博物馆界及相关业界培训、公众教育和国际培训。领域涉及宫廷历史文化、文物鉴定、文物修复与保护、古建筑保护、博物馆实务等;兼顾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以文物鉴定为例,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文物鉴赏”,将着重于梳理阐释文物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引导听众关注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文明演进。学院的师资将以故宫博物院研究人员和具有资深实践经验的人员为基础,并广泛吸纳国内外专家力量。

博士

官名,始置于战国。此后,博士官制虽历代相沿,而职能与前已有所不同。清代钦天监博士为钦天监下属的职官,专司指示更点。

景山

景山本为位于紫禁城正北的皇家苑囿名称,在此则为乾隆所设的与南府并行的演戏机构名称。乾隆南巡时,江南优伶的演技使其耳目一新,故特命地方官员选送名伶入宫。大批苏、扬名伶入宫后被安排在景山居住和习艺,以别于由太监组成的“内学”。景山设有外头学、外二学、外三学及其它一些部门,与南府共同承应宫中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