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的产生多来自于先哲们对自然山川的客观认识,他们把对大自然的认识结果引申到对人类社会的认知上。太平洋西岸的茫茫大山、悠悠长河,是古代中国文明的发轫之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无论是佛寺道观或儒家书院,多建立在山林之中,因而有了一句古谚:“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自南朝刘宋(420-479年)始,山水画成为画坛上一门独立的画科,古代画家,尤其是山水画家,一直把描绘山水作为认识画理的关键,山水画艺术的变革往往来自于画家们对自然山川的真感受和绘画技法的笔墨突破,山水画是艺术家们描绘理想、驰骋幻想的艺术天地。
       本展览力求突破单一的艺术史结构,将人们认识自然山川的观念与绘画史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分为三部分:一、名山大川,二、园林幽居,三、仙山楼阁。其中汇集了明代“浙派”、“吴门四家”、“吴派”、“松江派”和清代“四僧”、“四王”、“海派”等画家的艺术精品。

    (栏目主持杨丽丽) 
 
       
名山大川 仙山楼阁 园林幽居 绘画小知识
©故宫博物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