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平安辞旧岁,欢笑迎春来。2022年岁在壬寅,生肖为虎。

虎为百兽之王,在我国古代存迹的范围很广,因此我国古代的图像遗存中多有表现虎的画面。距今约5000年前的阴山岩画中就有刻画精致的群虎图;河南南阳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有车骑出行、前列突遇猛虎而仓促张弓迎射的画面。文献中还曾出现过多次“虎灾”的记载,《后汉书·儒林列传·刘昆》有:“先是崤、黾驿道多虎灾,行旅不通。昆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负子度河。”《后汉书·法雄传》记载:“(南阳)郡滨带江沔,又有云梦薮泽,永初中,多虎狼之暴。”虎既成灾,说明古代老虎的数量是很多的。

虎的特征,在于它是猛兽,被当作力量的象征。汉代画像石中多见击虎、射虎、刺虎的画面,与虎搏斗被看作英雄的标志。后赵皇帝石虎当政时,为避名讳,“改虎为黄猛”,黄取其毛色,猛取其精神。清代吴存楷《江乡节物诗》有“杭人午日,制老虎头系小儿襟带见,是服猛也。”在古代战争中,虎头常常被绘制在盾牌上恐吓敌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调集军队所用的虎形铜器——虎符,“信陵君窃符救赵”,所窃取的就是魏王的虎符令牌。元代改虎符为虎头牌,最终演变成为后世的调兵令牌。

虎传说能吃鬼魅,被看作是镇邪祈福的吉祥物。民间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与老虎有关习俗,春节时贴虎门神,让婴儿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睡虎头枕等,虎被赋予了一种祛灾避邪的意义。此外,“虎捕田豕”,保护庄稼,是古代农业社会的蜡祭八神之一。白虎作为西方星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神之中重要的守护神。

在壬寅虎年来临之际,我们特地从故宫博物院所藏文物中精选出部分与虎有关的艺术品与大家分享,领略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权力、勇敢和吉祥的意义。祝大家虎年吉祥如意。

百兽之
虎因其特有的凶猛和额头上形似“王”字的斑纹,被称为百兽之王,是山林间天生的霸主。晋代葛洪《抱朴子·登涉》中说:“山中寅日,有自称虞吏者,虎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逢寅的日子,山林中有自称虞吏的人,就是老虎所变。虞是古代掌管山林鸟兽的官职,虎为虞吏,即虎为山林之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虎,山兽之君也。”《战国策》中狐假虎威的故事,说明了虎在山林中的地位。
齐白石虎图轴
齐白石虎图轴
白玉卧虎
白玉卧虎
玉饰纹卧虎
玉饰纹卧虎
虎食羊铜饰牌
虎食羊铜饰牌
玉虎形佩
玉虎形佩
虎父乙鼎
虎父乙鼎
虎戟镈
虎戟镈
白玉镂雕双虎环佩
白玉镂雕双虎环佩
徐悲鸿虎图轴
徐悲鸿虎图轴
寿山石伏虎罗汉
寿山石伏虎罗汉
白玉卧虎
白玉卧虎
白玉镂雕螭虎纹剑珌
白玉镂雕螭虎纹剑珌
朱端弘农渡虎图轴
朱端弘农渡虎图轴
 
 
猛威严
虎富有阳刚之气,勇猛而威严,常被用在军队上。我国古代武将议事的地方被称作“白虎堂”;调兵需用“虎符”;猛将称“虎将”;将军英武雄姿叫“龙行虎步”;军队中将帅的营帐被称作“虎帐”,唐诗中有“柳林春试马,虎帐夜谈兵”“三军江口拥双旌,虎帐长开自教兵”之句。二战中,援华的飞行队被称作“飞虎队”等。军队中常以“虎”来命名,就是表现军队的威猛,给敌人以震慑。
木柄阿虎枪
木镞射虎骲头箭
木制彩绘虎头纹枷
王命传任虎节
木柄飞虎斧
铜单“左”字虎符
玉镂雕虎形剑璏
辟大夫虎符
镇邪祈
虎在我国古代被看作是镇邪祈福的吉祥物。《风俗演义·祀典》中说:“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虎能吃鬼魅,镇邪驱恶,所以汉代民间便在除夕将虎请上门,所谓“画虎于门,冀以卫凶也”。这一风俗,开创了民间年画的先河。民间有虎食五毒的说法,所以人们年节时在身上佩戴用艾草编成的小老虎,以乞求平安。民间给小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睡虎头枕,希望他们能健康成长。
陶白虎纹瓦当
褐釉彩绘虎形枕
登封窑白釉珍珠地划花双虎纹瓶
田黄石卧虎
杏黄色菊蝶纹实地纱画虎皮小单袍
杏黄缎虎头式棉风帽
黄缎钉金线虎头小袷鞋
布老虎
漆木虎
齐白石虎图轴
白玉卧虎
玉饰纹卧虎
虎食羊铜饰牌
玉虎形佩
虎父乙鼎
虎戟镈
白玉镂雕双虎环佩
徐悲鸿虎图轴
寿山石伏虎罗汉
白玉卧虎
白玉镂雕螭虎纹剑珌
朱端弘农渡虎图轴
三人成虎
原文: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可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庞葱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三人成虎
——《战国策·魏策二》

释义: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可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庞葱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三人成虎
——《战国策·魏策二》

点评: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可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庞葱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三人成虎
——《战国策·魏策二》

题解: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可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庞葱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三人成虎
——《战国策·魏策二》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可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庞葱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三人成虎
——《战国策·魏策二》

为了您更好的体验,
请锁定屏幕方向,横屏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