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惠山茶会图卷

  明,文徵明,纸本设色,纵67厘米,横21.9厘米。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数次乡试未中,五十四岁被举荐为翰林待诏,居官四年辞归。其书画造诣全面,山水、人物、花卉、兰竹,无一不工。其画师法沈周,并上溯董源、巨然及元赵孟頫、王蒙、吴镇诸家,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其子孙及门人得其传授,各有成就,形成吴门地区影响最大的绘画流派“吴门画派”。

  据卷首蔡羽《惠山茶会序》,明正德十三年(1518)二月十九日,文徵明与好友蔡羽、王守、王宠及汤珍等七人游惠山,饮茶赋诗,文徵明时年四十九岁。该图表现的即此次茶会时的情形,绘茅亭惠泉于松林山壑之间,二文士在半山松荫下对谈,一童子提壶而下,茅亭下二文士对井而坐,其侧支茶灶,二童子烹茶,一文士拱立以待。山石以青绿设色,山脚以淡赭微染,在承继元代赵孟頫青绿画法的基础上,突出了清秀工雅的格调。

  本幅无画家署款,钤“文徵明印”(白文)“悟言室印”(白文)印。卷首有蔡羽撰《惠山茶会序》,尾纸有蔡羽、汤珍、王宠三家书诗及顾文彬题跋。钤“雁湖陶氏胜叔甫珍藏”(白文)“胜叔陶氏秘玩”(白文)“五一居士”(朱文)等鉴藏印。经《过云楼书画记》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