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鸡的巫术迷信色彩在我国古代是或多或少存在着的。旧时以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为有害的毒虫,称“五毒”,而鸡能克制其中数种,故成为驱邪避毒的符咒主角之一。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提到的汉代鸡门神画,被认为有趋鬼避邪的作用。古代南方地区还将鸡当作冬去春来的象征,将正月初一日定为鸡日,在这一天要“帖画鸡,或斫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宋代以后兴起的吉祥图案中有不少与鸡相关。陕西凤翔谷雨驱蝎符画雄鸡脚踏大蝎,并有咒文:“神鸡鹐一嘴,毒虫化为水。”清周亮工《书影》谓:“尤好画大鸡于石,元日张之,盖北地类呼吉为鸡,俗云室上大吉也。”就是利用“鸡”与“吉”的谐音来构成吉祥图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