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先生是现代著名学者、作家,也是古籍版本和文物收藏、鉴赏家。1949年以前,孱弱的中国不仅在政治、经济上饱受列强的欺辱,在文化上也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劫难。继书画、善本古籍后,陶俑又成为国外抢购的目标,源源不断地流向海外。为了不使更多的文物沦落异域外邦,郑振铎以一介清贫书生四处奔波,不惜举债与实力雄厚的国外公私收藏机构相比争。为此,他不得不在夜阑人静时拼命撰写和翻译文稿,以偿还巨额的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郑振铎被任命为国家文物局局长,鉴于一些博物馆藏品种类存在缺项的局面,他萌生将自己收藏的全部陶俑捐献给国家的想法。1952年6月16日,他写信给周恩来总理,提出拟将个人收藏的全部陶俑贡献给中央人民政府,将这些文物陈列于博物馆中,一方面弥补博物馆藏品之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裨益科学研究。周恩来当即指示文化部办理此事,并对郑振铎先生这一爱国举动表示赞赏。1952年9月14日,655件文物拨交故宫博物院。郑振铎先生捐献的文物历时汉魏至两宋一千四百多年,时间跨度长,品种丰富多样,仪仗、宴乐、出行、狩猎无所不包,俨然一幅展开的古代社会生活画卷。
值此郑振铎先生诞辰105年之际,我们举办这个展览,意在为观众提供一个欣赏古代雕塑艺术的机会,并以此纪念郑振铎先生,宣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栏目主持:冯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