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天赋贫难掩 内外求学贤人助

  傅抱石祖籍为江西省新喻县(今新余市)北岗乡樟塘村,1904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尽管家境贫困,但掩盖不住傅抱石的艺术天分。其家附近有刻字摊与裱画店,他耳濡目染,并经老板和画工师傅的指点,终于由摹画、治印进入了无际的艺术天地。自此,绘画、篆刻两项艺事与他终生相伴。

  后来,抱石先生得到邻里的资助,考入江西省第一师范附小,再以全校第一的名次升入江西省第一师范学校。那时,因为尊崇诗人屈原爱国忠忱的高尚品格,他遂取楚辞“抱石怀沙”之意,以“抱石斋主人”为号。此后,傅抱石的名字渐渐为世人所熟知。

  师范学校毕业后,傅抱石留校任教,讲授国画、篆刻及绘画理论。著述、读书、学习之余,临习名家画作未曾停顿,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他身上得到完全的体现。

  1931年,傅抱石携自己的作品拜见抵南昌的徐悲鸿。善于发现人才、提携青年的徐悲鸿被这个年轻人的才华深深打动,随即向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推荐。1932年,近而立之年的傅抱石取得政府公费留学的资格负笈东渡,后成为东京帝国美术学校研究科的学生。在那里,他师从著名学者金原省吾攻读东方美术史,还翻译了老师的《唐宋之绘画》,并发表了《苦瓜和尚年表》,同时继续学习绘画、篆刻,一方面挖掘国画传统,一方面注意吸收日本绘画的某些特点。1935年,他在东京举办从艺以来的首次书画篆刻个展,作品170余件,引起广泛的关注。 

画史研究结硕果 巴山蜀水出杰作

  自1935年回国到1937年8月,傅抱石应徐悲鸿之邀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讲授中国美术史及国画概论。日寇于1937年8月进攻上海,危及南京,迫使傅抱石不能隐居书斋专心著述。在数次迁居、几经辗转后,直到1939年8月才重返已迁至重庆沙坪坝的中央大学,再次埋头于学术研究与绘画创作。避居重庆的几年间,既是傅抱石最辛劳的时期,亦是其艺术的高峰时期。就美术史而言,发表、出版文章著作甚多,涉及绘画、篆刻、木刻诸领域,旁征博引,分辨源流,成果斐然;就艺术创作而言,不断的探索与辛勤的实践,巴山蜀水的地理环境与作者自身蕴含的灵感,成就了一位卓越的美术史家向举世瞩目的画家的过渡。1942年在重庆举办的“壬午画展”与1943年在重庆、成都两地举办的个展使得其画名大振,声名远扬。 

新时代造新笔墨 倾力变革山水画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傅抱石动荡不安的生活。先后任教于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南京师范学院的傅先生心情应该是愉快而轻松的。画作大量出自其奔放的笔下,作品陆续在政府级展览中展出,好评如潮。

  1957年,作为团长、团内唯一的国画家,他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美术家代表团出访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前后100天间,完成的49幅具有异域风情的画作, 无论在创作题材还是绘画技法上,都是一种新的挑战。他用行动实践了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对景写生的艺术观念,并且取得了成功。而这种写生的形式也被许多画家所接纳。之后,傅抱石参与、组织画家奔赴各地写生并由此产生变革中国山水画的思路。

  1959年7月至9月,傅抱石与广东画家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绘制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堪称空前绝后。在表现技法、使用工具、色彩运用等方面,二人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两位名家的精诚合作终于使这幅笔墨淋漓、气势磅礴的作品最好地体现出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豪迈格调与雄浑气魄。

  从1957年2月开始,傅抱石以主要负责人的身份参与筹建江苏省国画院的工作。1960年,江苏省国画院正式成立,傅抱石任院长。筹建、主持江苏省国画院是傅抱石一生中肩负的最重的担子,也是最艰巨的任务。至此,他将全部精力扑在画院工作和创作上,心无旁骛,个人的艺术成就也在这一时期达到巅峰。同年9月,他率领以国画院为中心的“江苏国画工作团”一行13人在国内旅行写生,行程23, 000余里。从“江苏国画工作团”旅行写生南京汇报展的230余幅作品上,可以感受到画家们的创作范围愈加宽阔,技法因对象的变化而改变。这些变化使傅抱石领悟出宁可牺牲自己的笔墨习惯而不能牺牲富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内容。他指出笔墨随时代前进才能有力地表达对新时代、新生活的歌颂与热爱。如此,既解决了许多画家对于传统的绘画形式与技法如何适应并反映新时代的困惑,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对中国画变革的艺术观点。

  此后及至1965年去世,傅抱石倾心作画,四处写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将饱满的激情、丰富的情感渲染在笔底纸端,为世人留下不少精品力作。创作之余,他还常与友人交流画艺,和画院及其他艺术院校的学生谈论艺术,讲授绘画技法与创作观念。

  傅抱石出身寒微,凭借自身具有的天分和刻苦不懈的努力自学成才。在艺术创作上他坚持以“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之迹”为信条,一直追求新的表现,使他逐步登上艺术的巅峰。他的杰作“达到现代中国绘画天上的成就,永垂不朽的创造”(常书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