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国宝重返故宫

20世纪初,清王朝覆灭后,清宫里的不少文物通过各种途径散落民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有待恢复,国库亟需充实。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故宫文物给予高度重视和关心,多次指示以重金回购流失文物、重新入藏故宫博物院,其中包括《伯远帖》《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等珍品。
  《伯远帖》为王珣作品,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并藏在养心殿西暖阁的“三希堂”。1911年至1924年溥仪出宫以前,《伯远帖》《中秋帖》藏在敬懿皇贵妃所居的寿康宫。溥仪出宫之时,敬懿皇贵妃将此二帖带出宫,后流散在外。


晋 王珣 伯远帖


晋 王献之 中秋帖

《伯远帖》《中秋帖》曾被典当于香港一家外国银行,至1951年典当期将满时,国外多方有意收购。周恩来总理闻讯,当即指示将二帖购回,交故宫博物院收藏。1951年11月,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副局长王冶秋、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亲自南下广州办理此事,计划经由澳门直接赴港交割。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他们以大陆官员的身份进入香港非常不便,最后在澳门逗留了两天便返回广州,转而委托徐伯郊、胡惠春等人赴香港交涉。


王冶秋、马衡因购“二希”从广州发给文物局的电报
  急
  北京团城文物局王毅即转马(叙伦)部长:
  报告总理,曰抵广州日,由徐森玉与港胡惠春通电话,询确押价及限期,下午得复电云:押价日期一年,月息二分,本月(廿八日)到期。本息共四十五万八十余元,此中仍有不实,及需付郭昭俊若干亦未说明,乃与朱光市长商议,认为有去香港必要,因一切需在港决定步骤,仍照总理指示办理,今晚即赴港,价议定后再请批准拨款。
  王冶秋、马衡
  (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1951年12月27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秋帖》和《伯远帖》正式入藏故宫博物院。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国家自香港收购拨交故宫的重要书画还有数十件。近年,国家收购的米芾行书《研山铭》卷等重要文物也经由国家文物局调拨入藏故宫。
  商琦 春山图卷

《春山图》卷,元,商琦绘,绢本,设色,纵39.6厘米,横214.5厘米。1953年入藏故宫,经由故宫博物院修复专家重新揭裱,它恢复了旧貌。
  韩滉 五牛图卷

  《五牛图》卷,唐,韩滉作,纸本,设色,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五牛图》是唐代宰相韩滉的传世孤本,也是为数寥寥的几件唐代纸绢绘画真迹之一,因此不论其艺术成就还是历史价值都备受世人关注。1958年拨交自文物局。
  王居正 纺车图卷


《纺车图》卷,北宋,王居正绘,绢本,设色,纵26.1厘米,横69.2厘米。   

  据考证,其在宋朝时为贾似道收藏。元代延祐四年(1317年),赵孟頫在燕京以五十金购得。清末归盛宣怀。近代归张大千所有。此件珍贵文物传世脉络清晰可考,也是难得的北宋风俗画之代表作。该图与《五牛图》同批拨交自文物局。

进入故宫名画记,放大看高清珍品书画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