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纸本墨笔,纵35.6厘米,横359.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大德丁未(大德十一年,1307)秋九月,王玄卿道录,送至此纸,求予拙笔,事多未暇。明年春正月一日,始得了办,灯暗目昏,白日视之,不知何如也。息斋道人蓟丘李衎仲宾题。”钤“李衎仲宾”白文印,“息斋”朱文印。
鉴藏印:“天籁阁”朱文印,“项叔子”白文印,“项墨林鉴赏章”白文印,“子京所藏”白文印,“安仪周家珍藏”朱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鉴赏”朱文印等。
李衎(1245—1320),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今北京市)人。历任吏部尚书、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追封蓟国公,谥文简。善画古木竹石,墨竹、双钩竹尤佳。与赵孟頫、高克恭特相友好,俱为元初画竹名家。著有《竹谱详录》,开谱、画并陈之先,对竹子形态、品性、画法论述极详,堪为后人学画的津梁。
李衎所绘《四清图》原卷较长,在明代中后期被人为分割成两段。此为该卷后段,前段现藏美国堪萨斯城的纳尔逊·艾特金斯美术馆。图绘雨后兰竹,辅以坡石梧桐,展现了由春入夏的时间推进,从而将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时节与竹林桐阴的夏日场景完美地表现出来。
尾纸有周天球题跋。
《墨缘汇观》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