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草书后赤壁赋卷

  南宋,绢本,纵26厘米,横11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余,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笑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余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余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余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仙,过临皋之下,揖余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余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钤龙纹朱文印,“太上皇上之宝”朱文印。

  鉴藏印:“冶溪渔隐”朱文印,“晴岚鉴定”白文印,“河北棠邨”朱文印,“张晴岚收藏印”朱文印,“安氏仪周书画之章”白文印等。

  赵构(1107—1187),即宋高宗。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初封康王。1127年,金人掳徽、钦二帝北行后,赵构即帝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精通书法,早年学习黄庭坚、米芾,晚岁爱好王羲之、王献之,真、行、草三体皆善。著有《翰墨志》一卷,论说古今书艺,颇有见地。

  此为赵构抄录苏轼名作《后赤壁赋》全文,与马和之画《后赤壁赋图》合装为一卷,后有无款篆书《后赤壁赋》。此卷体近二王,自成面目,技法纯熟,从容不迫。据所钤玺印,此卷应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禅位于宋孝宗之后书写。由于出身宋宗室,赵孟頫早年学书受赵构影响较大,笔画稍显厚拙,结构上疏下促,即为明证。

  《南宋画院录》、《大观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撰稿人:金运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