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定鼎中原,以“和”号召天下,以求维系中华一统的天朝大国。进入午门后,太和门广场即在北、东、西三个方向设太和、协和、熙和三座主门,步入太和门后,土字形三台上依次坐落着太和、中和、保和三座大殿,宛如乾卦的三道阳爻。
       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是紫禁城前朝(外朝)的主要宫殿,明、清两代王朝的国家大典都在这里举行。三大殿在明前期原名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明嘉靖之后改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从名称与使用功能看,三殿名称分别蕴涵着奉天大命、治理国家、自身修养三个层次的含义。
       前朝三大殿是皇权的象征,其宫殿名称和匾、联反映了封建皇帝治国安邦的基本思想。
太和:宇宙和谐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紫禁城中最崇高的建筑,也是中国现存规制等级最高的古代宫殿建筑。大殿巍然座落于三层汉白玉台基上,南面瞰太和门,望午门,东、西辅以体仁、弘义二阁。每逢登极或朝贺等最重大的典礼时,皇帝御太和殿升金銮宝座,在丹陛大乐声中受百官礼拜,昭显一人君临天下的至尊地位。
       自古王朝即循兴盛衰亡之轨,但我们可以想见,几乎每一代皇帝端坐于太和殿宝座上时,仰对苍天,俯临臣民,远思先祖,身为君王的使命感都会油然而生。
气势磅礴的太和殿显示着帝王统驭宇内的无上权力   前朝三大殿座落在巨大的“土”字形三层台基上,京城可尽收眼底   太和殿在明代原称奉天殿,是勤政的皇帝举行早朝的地方   从太和门望太和殿,一派王者风范,气势非凡   夕景中的太和殿静穆庄重   太和殿内高敞空阔,中央皇帝的至尊宝座高高在上   
殿正中屏风宝座两侧“江山万代”云龙纹金柱上悬乾隆皇帝御笔联 殿正中宝座上方悬乾隆皇帝御笔匾 殿正中屏风宝座两侧“江山万代”云龙纹金柱上悬乾隆皇帝御笔联
建极 绥猷
意为立法治国,体顺民性。

       此匾昭示着天子上对皇天、下对庶民的双重神圣
使命,既须承天而建立法则,又要抚民而顺应大道。

帝命式于九围 兹惟艰哉 奈何弗敬
天心佑夫一德 永言保之 遹求厥宁

天帝任命君主治理天下,这真是艰难的事情,怎能不心怀诚敬呢?
天心眷顾纯一的美德,保佑君主永远安行此道,愿天下长享太平。
©故宫博物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