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衡(1881-1955年),字叔平,别署无咎、凡将斋主。浙江鄞县人。清光绪七年五月二十四日(6月20日)生,1955年3月26日卒于北京。1901年肄业于南洋公学。1922年任北京大学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兼导师。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任古物馆副馆长,1933年改任院长,1952年辞去该职专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马衡先生为故宫博物院服务了27年,其中19年担任院长之职。这19年中多值战乱,烽烟遍地,故宫文物南迁、西运,新旧政权交相更替,马衡先生始终以保护故宫文物为己任,尽职尽责,他保护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劳苦与功绩将永载青史。马衡先生又是著名的金石学大师、中国近代考古学和博物馆事业的开拓者,而且将自己毕生的收藏倾囊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马衡先生的品格和襟怀是培育故宫人精神和形成故宫传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令我们永远感念。

(感谢牛晨、庄灵先生提供部分珍贵旧照)

马衡先生1952年离开了故宫博物院,这一年,他将珍藏的包括宋拓唐刻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卷在内的甲骨、碑帖等400多件文物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马衡先生1955年去世后,其子女遵其遗愿,又把1.4万余件(册)文物捐给了故宫博物院,其中有青铜器、印章、甲骨、碑帖、书籍以及法书、绘画、陶瓷、牙骨器等,种类众多,数量惊人,精品不少。

马衡先生毕生搜集石刻拓本12439件(含复本),其中以清代与民国年间出土和发现的墓志、碑版、造像、石经为主要部分。先生以这些实物资料为依据开展了大量的考证研究,最终形成了《中国金石学概要》、《石鼓为秦刻石考》、《从实验上窥见汉石经之一斑》、《石经词解》等一系列碑帖学的重要论著。(金运昌、施安昌)

大吉山买地摩崖 三体石经《尚书·多士》篇、《春秋·文公》篇残石 郛休碑 曹望禧等造像残座
冯邕妻元氏墓志 房周陁墓志 邓州大兴国寺舍利塔铭 张贵男墓志
  张府君妻田雁门县君墓志册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故宫博物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