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衡(1881-1955年),字叔平,别署无咎、凡将斋主。浙江鄞县人。清光绪七年五月二十四日(6月20日)生,1955年3月26日卒于北京。1901年肄业于南洋公学。1922年任北京大学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兼导师。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任古物馆副馆长,1933年改任院长,1952年辞去该职专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马衡先生为故宫博物院服务了27年,其中19年担任院长之职。这19年中多值战乱,烽烟遍地,故宫文物南迁、西运,新旧政权交相更替,马衡先生始终以保护故宫文物为己任,尽职尽责,他保护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劳苦与功绩将永载青史。马衡先生又是著名的金石学大师、中国近代考古学和博物馆事业的开拓者,而且将自己毕生的收藏倾囊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马衡先生的品格和襟怀是培育故宫人精神和形成故宫传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令我们永远感念。

(感谢牛晨、庄灵先生提供部分珍贵旧照)

马衡先生是一位治学谨严的金石学大师,他还亲自参加考古发掘,在书法、治印方面亦有所长,曾掌印“西泠印社”的第二任社长。郭沫若先生对他的学术成就给予了中肯的评价,他说:“马衡先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他继承了清代乾嘉学派的朴学传统而又锐意采用科学的方法,使中国金石博古之学趋于近代化。他在这一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马衡先生精于治印,并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治印方面的艺术造诣受聘于西泠印社任第二任社长。先生治印,以其延续时间之长、搜集历代印谱数量之巨、沿袭传统之深,为很多专业篆刻家难于比拟。先生曾著《谈刻印》一文,提出治印的“四重”:“重在印文”、“重篆文之正确”、“重篆法之华美”、“重印文之配置”,此乃先生多年艺术实践的理论升华,也是其进行艺术创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方斌)

“鄞县马衡章”昌化石印 “马衡之印”青田石印 “凡将斋所藏古器物”青田石印 “鄞马氏凡将斋藏书”青田石印
“马衡”青田石印 “圆台印社”青田石印 “无咎周甲后作”青田石印 “无咎无恙”青田石印
“马衡”青田石印 “马衡”青田石印 “马衡鈢”寿山石印 “马衡之印”青田石印
“马衡审定魏三字石经之记”青田石印      
©故宫博物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