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源潇湘图卷

  五代·南唐,绢本设色,纵50厘米,横141.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无作者款印。

  鉴藏印:“式古堂书画”朱文印,“安仪周家珍藏”朱文印,“安氏仪周书画之章”白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宝笈三编”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嘉庆鉴赏”白文印,“宜子孙”白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鉴赏”朱文印,“无逸斋精鉴玺”朱文印,“东西南北只有相随无别离”朱文印等。

  董源(?—962),一作董元,字叔达,钟陵(今江西进贤)人。南唐中主时任北苑使。传董源山水有“水墨”和“青绿”两类。“水墨”一途,多作江南水景色,幽旷平和,得山水之神气,意趣天真,品格高古,开创江南画派特有风格。巨然继承董源衣钵,与之并称“董巨”。赵孟頫《鹊华秋色图》、《水村图》皆宗学“董巨”,直接开启“元四家”的画风,即董其昌所说的“提醒品格”,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图绘一片湖光山色,山势平缓连绵,大片的水面中沙洲苇渚映带无尽。画面中以水墨间杂淡色,山峦多运用点子皴法,几乎不见线条,以墨点表现远山的植被,塑造出模糊而富有质感的山型轮廓。墨点的疏密浓淡,表现了山石的起伏凹凸。画家在作水墨渲染时留出些许空白,营造云雾迷濛之感,山林深蔚,烟水微茫。山水之中又有人物渔舟点缀其间,赋色鲜明,刻画入微,为寂静幽深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

撰稿人:聂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