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9 月 27 日上午,由故宫博物院和希腊电子结构与激光研究所主办,中国-希腊文物保护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承办,以“希腊的文物保护-历史、经验与思考”为主题的学术讲座在故宫博物院报告厅成功举行。
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邀请到了三位来自希腊的文物保护专家:克里特大学德米特里奥斯·安格鲁斯教授,希腊电子结构与激光研究所文化遗产光子学团队首席应用科学家帕雷斯凯维·波利教授,雅典卫城博物馆文物与雕塑保护部主任康斯坦丁诺斯·瓦西利亚迪斯教授。讲座由联合实验室主任赵国英女士主持。来自故宫博物院、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 200 余名学者现场聆听了讲座。讲座通过“中希文保”公众号进行了同步直播,共计约 2000 人次收看。
安格鲁斯教授开场讲述了大规模研究基础设施的概念和类别,并重点介绍了欧洲遗产科学研究基础设施 E-RIHS (European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for Heritage Science)。E-RIHS 是一项关于欧洲遗产科学的计划,是为了进行跨学科的领域研究,以提升人们对文化遗产科学的了解。其使命是为遗产科学的学者和从业人员提供服务;其愿景是为了确保文化遗产对现在和未来的人们有意义,且具有相关性。E-RIHS 的运作通过四类平台方式实现:
最后,安格鲁斯教授介绍了 E-RIHS 在希腊的情况及进展,强调了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德米特里奥斯·安格鲁斯教授授课
波利教授讲述了希腊电子结构与激光研究所 30 年间利用激光清洗方法进行文物保护的历史及成果。自从 1994 年开始针对圣马修画像的油画进行当时第一例此类激光清洗工作,波利教授带领实验室开创了新的研究方向。
她详细介绍了激光清洗技术在多个文物项目中的应用案例:
目前最新的研究方向是利用带有监测技术的激光清洗方法来清洗老化的胶片。波利教授重点介绍了目前进行的两个项目:
帕雷斯凯维·波利教授授课
雅典卫城博物馆保护部成立于 2009 年,共有十五位修复师、两位艺术家及其他人员,设有金属文物保护实验室,和瓷器玻璃及大理石文物保护实验室。保护部为大理石雕像的保护做出了很多工作,例如利用激光技术制作文物的石膏像超过四千件;研发出了雕像的支撑系统,有利于雕像的保护和永久展出;和其他博物馆合作来进行雕像的修复保护工作等。
在大理石雕像的激光清洗工作方面,他们同 IESL 合作十四年对七十多件雕像及部件进行了清洗。从上世纪 50 年代卫城博物馆就开始分析大理石雕像表面黑色结壳物质,之后他们对这些结壳形成的机制进行了研究,最后发现了雕像表面的糖化效应的现象。由于结壳下面的草酸盐层是雕像历史信息的一部分是无法用传统技术清除的,因此他们在对诸多清洗方法进行评估后,确定了激光清洗方法及最佳方案。因为一次只能清洗一件雕像,所以他们还专门设计了相应的清洗实验装置。最后瓦西利亚迪斯教授展示了数例激光清洗大理石雕像的成功案例。
康斯坦丁诺斯·瓦西利亚迪斯教授授课
本次讲座是联合实验室的中国希腊合作方之间的一次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当前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正稳步推进,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进一步加深中希双方的交流合作,充分吸收和借鉴希腊方乃至欧洲文物保护科研与管理经验,将对联合实验室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与拓展产生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