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9日,由“中国-希腊文物保护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举办的《文物保护协同创新系列讲座》第六讲暨《中国-希腊文化遗产对话:研究与保护》第三期在故宫博物院成功举办。来自希腊克里特岛伊拉克里翁的考古学家伊利萨维特·卡沃拉基女士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克里特岛克诺索斯王宫的修复工作与赫拉克勒斯欧盟项目的多元分析策略》讲座。伊利萨维特·卡沃拉基女士是希腊伊拉克里翁文物研究院考古学硕士,克诺索斯王宫资深考古学家,主要负责某史前遗迹的保护、修复和发掘工作。
伊利萨维特女士
讲座以线上和线下同步直播的方式进行展示,来自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文保科技部等部门的同事在线下会场参加,希腊方及国内各位同行专家通过在线会议与“中希文保”公众号直播进行参与。联合实验室主任故宫博物院赵国英副院长、希腊激光与电子结构研究所Pouli博士和故宫博物院曲亮研究馆员联合主持了讲座与提问环节。
伊利萨维特女士首先讲述了克诺索斯王宫的背景,作为地中海米诺斯文明的代表,克诺索斯王宫是克里特岛中规模最宏大、历史最辉煌悠久的(1900-1300 BC)米诺斯宫殿。宫殿始建于公元前1900年,在公元前1700年的地震后重建,直至公元前1380-1350年,克诺索斯王宫因遭受破坏成为废墟而荒弃。克诺索斯王宫的建筑规划较为统一:围绕着南北朝向的宽敞的中央庭院,两侧翼建有两层以上的楼层,每个侧翼都许多不同用途的房间,包括客厅、卧室、大量的储藏室、神龛、宝库和作坊,而中央的露天庭院主要用于公共活动和宗教仪式。
克诺索斯王宫
随后伊利萨维特女士介绍了克诺索斯王宫的发掘和早期修复的历史。早在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阿瑟·埃文斯爵士(Sir Arthur Evans)就开始对克诺索斯王宫殿进行系统的考古发掘。最初为了协助发掘工作,以及保护出土的脆弱建筑材料,埃文斯进行了小规模的修复和重建,使用的都是当地的石材和木材等天然材料,但因容易风化,之后埃文斯爵士还是选择了钢筋混凝土作为新的支撑结构。埃文斯的重建引起了专家和公众的广泛讨论。批评者主要认为原始和重建的部分难以区分,以及重建对古遗址外观“强加”了埃文斯的主观意愿。而支持者认为一定程度的重建干预对于保护克诺索斯王宫是必要的,也有助于更好地将其作为整体来理解。
使用混凝土修复的克诺索斯王宫“双轴厅”
伊利萨维特女士接着介绍了克诺索斯王宫的病害情况与早期的保护工作。由于克诺索斯王宫的地理环境,北面的海风带来可溶性盐,温度的波动促使遗址中水的迁移,在表面形成盐壳,在建筑构件缝隙间也会形成机械应力,同时水分还有利于石头和砖石表面的微生物的生长。克诺索斯王宫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工作,但仅限于对古墙、地面进行修缮,以及对部分区域修建保护房。直到90年代开展了针对埃文斯修复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进行修复的工程。90年代末在克诺索斯王宫内游客路线上建造木制廊道,避免游客对遗址踩踏的影响。
90年代的修复工作
自2000年以来,克诺索斯王宫和克诺索斯考古遗址开展了一项关于米诺斯宫殿的保护工程。项目中对克诺索斯王宫古砖石和埃文斯时期修复的砖石构件进行了大面积的加固处理,并对砖石的接缝材料进行了更换。由于部分壁画在埃文斯爵士修缮工程中被揭取到赫拉里翁考古博物馆,原址则使用复制品替代,如今这些复制品已成为遗址的一部分,因此项目中也开展了壁画复制品的保护工作。而对于作为克诺索斯王宫原始建筑材料——石膏石,则是对其表面和裂缝进行清洗后拼接、加固修复的方式。此外,早期修复中部分屋顶上重做的轻拱形的砖屋顶发生渗漏,导致修复使用的铁梁也腐蚀损坏,因此使用不锈钢大梁替换腐蚀得铁梁,并逐步使用新砖替换旧砖的方式对屋顶进行修缮。
克诺索斯王宫参与赫拉克勒斯(HERACLES)欧盟项目的内容
在讲座最后,伊利萨维特女士为大家介绍了克诺索斯王宫参与赫拉克勒斯(HERACLES)欧盟项目的情况。由于克诺索斯王宫直接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威胁,伊拉克利翁文物管理局在2016年至2019年间参与了《欧洲研究和创新框架项目》下的赫拉克勒斯欧盟项目。该项目的主要通过多学科研究,设计并验证文化遗产有效抵御气候变化影响的解决方案。通过赫拉克勒斯欧盟项目这个平台,研究者能对克诺索斯王宫的多源信息进行收集和整合,为克诺索斯王宫的防险防灾提供完整和实时的感知与决策方案。项目中,通过摄影测绘测量、环境和微气候的识别以及内部结构病害的检测等多元信息数据的分析,获取了克诺索斯王宫的环境和微气候情况、王宫砖石结构的内部损坏情况,以及发现克诺索斯王宫及其周边区域不存在结构和位移变化。
讲座结束后,伊利萨维特女士与线上的观众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并就有关克诺索斯王宫及其保护工作等线上观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