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知晓,并同意使用
协同创新系列讲座第七讲“馆藏文物一体化防震关键技术研究与展望”纪要
2023/07/06

2022年10月21日,由中国-希腊文物保护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举办的“文物保护协同创新系列讲座”第七讲在故宫博物院成功举办,来自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工程创新研究院的马伯涛院长为大家带来了题为《馆藏文物一体化防震关键技术研究与展望》的讲座。讲座在故宫博物院数字所演播厅举行,来自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文保科技部、展览部、数字与信息部、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等部门的同事参加了讲座。讲座由联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曲亮所长主持。



馆藏文物防震已经成为文物预防性保护中的一项重点任务,马伯涛院长常年从事博物馆设计研究、文物防震/振减灾、复杂建筑工程防震/振减灾等工作,具有丰富的研究基础和大量的实践经验。他首先梳理了中国馆藏文物防震领域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进而基于地震区划图,介绍了我国约70%的国家一级、二级博物馆位于7度及以上高烈度抗震设防区,通过地震的视频与图片直观传达出馆藏文物在突发地震下存在大规模损毁的风险,及其可能导致产生多种类型的文物震损。



博物馆馆舍防震安全不等同于馆藏文物防震安全,马伯涛院长通过介绍5.12汶川地震等实际案例,阐明了在震害来临时馆藏文物面临的不同类型风险,并利用仿真模拟生动展示出从场地、馆舍、展陈、展柜到文物本体的地震动传递过程,提出了要针对不同过程应给出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


馆藏文物一体化防震技术研究


随后,马伯涛院长从馆藏文物震害风险评估研究、馆藏文物防震一体化技术措施和馆藏文物一体化防震分析方法三个方面介绍了其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馆藏文物一体化防震技术集成与应用》,展示了项目中多种博物馆-展柜-文物系统模型的模拟地震实验,以视频方式直观地展示了不同系统防震性能的特点。随后,他向听众们介绍了包括独立柜隔振、沿墙通柜隔振、地震监测系统、锁定装置状态检测系统、防震安全分析、防震型储藏柜和防震型恒温恒湿柜、防震支架等技术,展示了这些技术在雅安市博物馆,成都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等文博单位的防震预防性保护实践案例。


防震预防性保护实践


最后,马伯涛院长对馆藏文物一体化防震解决方案的建立做了系统化的总结,希望将来研究人员能够对现有的问题进行不断地细化和深入的研究创新,比如与现代建筑不同的古建筑的承载机理等。讲座后,故宫博物院相关专家学者对不同地震模式等对馆藏文物的危害,以及防震系统的预期防护效果与马伯涛院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机会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