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宫展品 首页 皇家庋藏 君臣编著 精覈无遗 皇家宝藏 皇朝秘笈
   
清  永瑢  画载月十咏诗意册

《石渠宝笈》著录名称:永瑢画御制载月十咏诗意 一册

纸本 设色 无年款

纵三七·五厘米 横五二·二厘米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宁寿宫贮藏

鉴藏宝玺:八玺全

查看详细>>
关闭
清  永瑢  画载月十咏诗意册

《石渠宝笈》著录名称:永瑢画御制载月十咏诗意 一册

纸本 设色 无年款

纵三七·五厘米   横五二·二厘米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宁寿宫贮藏

鉴藏宝玺:八玺全

永瑢(一七四三 — 一七九〇),清乾隆帝六子,自号西园主人、九思主人。乾隆二十四年出嗣慎郡王允禧,封贝勒,三十七年进封质郡王,五十四年再进亲王。皇六子永瑢才华出众,充任《四库全书》总裁,又为内务府大臣,是乾隆七旬、八旬万寿庆典的主持者。乾隆四十五年,班禅东行,永瑢以皇子身份前往迎接,表现了其政治地位的重要性。永瑢工篆隶,擅画,济美紫琼,深受慎郡王允禧的影响。乾隆帝赞誉其“学余游艺亦功夫”。时人亦将之与倪瓒相比,云其“简远孤高绝点尘”。又工诗,著有《九思堂文集》《仙壶兰韵》《九思堂诗钞》,其《雪桥诗话》被赞“可与花间、紫琼后先辉映”。文学才华亦不逊慎郡王允禧,并兼通天算。

本幅设色分绘《御制载月十咏诗意》,画幅右上与左下恭录御制诗与恭和诗。末幅款署“子臣永瑢恭和敬画”。每幅钤“子臣永瑢”白文方印、“敬画”朱文正方印。

乾隆常泛月作歌。乾隆初年即仿制宋笺本楷书《御临苏轼颍州西湖泛月诗帖》,乾隆四十八年又御笔绘制近十二米长《泛月诗并图》一卷,唱咏并墨笔绘制了从乾隆十四年至四十八年间在避暑山庄月夜游湖的胜景。可贵的是,该作中亦录《载月十咏诗》,与永瑢所绘图中诗句完全相同,据前后诗作的年款,该诗为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所作,由此可推断永瑢奉敕画于乾隆三十七年。乾隆帝常令诸王、词臣、宫廷画家绘泛月图以示其“泛月数十度”的文人雅性。如故宫博物院藏弘旿《画山水并书载月十咏》成扇、弘旿《画山水并书月夜泛湖即景诗》成扇和宫廷画家钱维城奉敕画《高宗纯皇帝御制泛月杂咏诗意》一册。

是幅永瑢笔端清逸隽秀,轻墨淡渲,却不忘精细描绘避暑山庄的皇家景致。又因乾隆月夜游湖时以木兰舟、桃花纸拈咏的讲究而不离其诗意的细节,如第七开《月舟》中所绘鹤、鹿来源于乾隆“自有鹤鸣与鹿呦”的诗句。可见乾隆帝的旨意直接影响清内府的艺术品位。

(田艺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