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宫展品 首页 皇家庋藏 君臣编著 精覈无遗 皇家宝藏 皇朝秘笈
   
清  福临  山水轴

石渠宝笈》著录名称:世祖章皇帝御笔画山水 一轴

清 一六五五年

素绫本 水墨

纵一〇八·五厘米 横二六·五厘米

《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乾清宫贮藏

鉴藏宝玺:宝笈三编 石渠宝笈所藏

查看详细>>
关闭
清  福临  山水轴

石渠宝笈》著录名称:世祖章皇帝御笔画山水 一轴

清 一六五五年

素绫本 水墨

纵一〇八·五厘米 横二六·五厘米

《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乾清宫贮藏

鉴藏宝玺:宝笈三编 石渠宝笈所藏

福临(一六三八 — 一六六一),即顺治帝。清太宗皇太极之第九子,崇德八年(一六四三)继位,顺治元年(一六四四)定都北京,在位十八年。顺治帝自十四岁始习汉文化,发愤读书以致劳累呕血。他能书、擅画。书法多楷、行书,沿袭明末“帖学”风格。绘画受戴明说指导和影响,能山水、花卉竹石及人物,亦作指头画,喜以画作颁赐臣工,惜存世不多,见于《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诸编著录者不足二十件。本幅款署“顺治乙未孟冬御笔戏写” 。钤“广运之宝”。

清代对前朝及在位皇帝书法的搜集整理,始于康熙年间。康熙三十八年将顺治书法及康熙的部分书法作品摹勒上石,制成拓片。而《石渠宝笈》的主导者乾隆、嘉庆二帝则本着“敬天法祖”的思想,对其祖、父辈宸翰进行了更为全面细致地搜集整理,因此,《石渠宝笈》中著录的无论是《懋勤殿法帖》《四宜堂法帖》等书法拓片,还是三帝的书画原迹,都是有清一代最丰富的。至于顺治绘画,其搜集途径主要是依赖宫中旧藏,如此图;另外则是源自得到顺治赐画大臣后代的进献,如现存故宫的带上款的顺治绘画。但是,这些本就数量极少的顺治画作在晚清流失严重,原著录于《石渠宝笈》的绘画多已散落民间。

此作以董巨画法作峰峦耸峻,林壑幽森。山下翠皋虚亭,杂木交柯。用笔中锋沉稳醇厚,点染皴擦层次分明,墨色浓重湿润,承接了明末清初文人受董其昌山水画影响的余脉。

(杨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