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梁楷(款)  右军书扇图卷

纸本 水墨

纸纵二七·九厘米 横六六·二厘米

纸《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贮宁寿宫 八玺全

查看详细>>
关闭
宋  梁楷(款)  右军书扇图卷

纸本 水墨

纸纵二七·九厘米 横六六·二厘米

纸《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贮宁寿宫 八玺全

梁楷(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从同时代人的题记和元代庄肃《画继补遗》、夏文彦《图绘宝鉴》记载得知,梁楷的祖先是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南渡后,寓居钱塘。师贾师古,擅画人物、道释、鬼神、山水兼及花鸟。宁宗嘉泰年间(一二〇一 —一二〇四),曾做过画院待诏,信佛参禅,与妙峰、居简、智愚等僧人交游甚密,很多作品都因极富禅意而被归为“禅画“。他早期的画风倾向于院体画的工整细致,大写意减笔人物画是梁楷艺术风格成熟期的画风,也是中国人物画史上的里程碑。释居简《赠御前梁宫干》诗评梁楷用墨曰:“梁楷惜墨如惜金,醉来亦复成淋漓。“明代汪珂玉在《珊瑚网》中评云:“画法始从梁楷变,观图犹善墨如新。古来人物为高品,满眼云烟笔底春。“夏文彦《图绘宝鉴》记载:“嘉泰年(一二〇一 — 一二〇四)画院待诏,赐金带,楷不受,挂于院内,嗜酒自乐,号曰梁风子,院人见其精妙之笔,无不敬伏,但传世者皆草草,谓之减笔。“梁楷绘画风格的影响主要在杭州地区,流行于南宋中期至元代中期。元代中期后,梁楷的大部分作品被入元的日本高僧带回国,对日本的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推崇为禅宗水墨画的宗师。

此卷图绘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为老媪书扇的故事。右署款“梁楷“,本幅有弘历题诗,后有元、明诸家题跋,且有“桂坡安国赏鉴“,项元汴诸印,清代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诸印。徐邦达先生指出:“此图柳树用简笔直皴,每笔多斧凿痕,而笔与笔之间又大都很不贯气;树下长草亦杂乱无章,人物衣纹用芦叶描法,稍好,然亦轻飘不够沉着;款字尤生硬而较嫩弱,很明显题跋也出于临摹,并且好像是一手写的;吴宽、项元汴跋亦伪,但写得比较像。项氏诸藏印显是个临摹本,元人印亦伪。此本大约出于清初人复制。“在此基础上,肖燕翼先生注意到明清人著录中多有梁楷《右军书扇图》的记载,故宫藏本中元张渊的题跋与明李日华看到的相似,当是在后者基础上加以改动、删减而成。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