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一四二七 — 一五〇九),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父亲、伯父均善画,他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博学宋元诸家,自成一格。绘画上擅长山水、花鸟,尤以山水著称,有粗、细两种面貌。开创了明代中期的重要画派 —“吴派“,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沈周六十二岁时丧妻,此为葬妻前临仿米友仁云山图笔意而作。图写云中西山之景,因有丧妻之痛,加之前日大雨,心情极为沉郁,第二日雨止,心情略微豁朗,故有此作。近景处有陂陀林木,湖泊环绕,中景岸渚上有房屋数间,远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该图以粗笔写意,笔力迅疾纵逸,墨色浓淡相间,胸中沉郁的情感溢于笔端。
后有沈周自题曰:“怪是浮云塞此图,雨声飒欲出模糊。老夫正急西山役,泥滑天阴啼鹧鸪。八日雨作,廿五日择葬老妻,儿辈在西山筑灰隔。积阴妨事,郁郁无好眠食。客偶持元晖此卷投,余诗发所触耳。明日雨止,喜复开卷,心目顿豁,因忆元遗山词语云:树嫌村近重重掩,云要山深故故低。语中似有此画,恨不能书以为对题也。卷后有此空,方漫附戏笔,忘乎情势之外,虽形秽不自觉矣。弘治改元(一四八八)十一月九日,沈周。“故宫现藏图中“明日雨止,喜复“后撕裂,现据《石渠宝笈续编》补全。
该卷引首有文徵明书“西山雨观“,画幅前有徐霖题“元气淋漓“,尾纸有陈沂、文徵明、汤珍、蔡羽、徐充、文彭、文嘉诸跋。民国时出宫,题跋被撕裂与原卷分开。原卷于一九五三年由国家文物局拨交给故宫,一九五七年文物局通知该画应作寄存处理,故宫遂以六百元价格购得,当时一同收购的还有沈周《芝田图》卷、弘旿《渭亩同春图》卷。二〇〇二年故宫从美籍华人詹氏处购得《西山雨观图》卷被撕裂诸跋。
该卷钤有“盛仲交氏“朱文方印、“子子孙孙永保其用“朱文方印、“修竹馆“朱文方印、“严氏之印“白文方印、“华竹斋居“朱文方印、“鹤山生“朱文方印、“建业严氏“白文方印、“严宾之印“白文方印、“严氏子寅“朱文方印、“平生真赏“白文方印等鉴藏印记,另钤有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
(王中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