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倪瓒(一三〇一 — 一三七四),字元镇,号云林子等,无锡(今属江苏省)人。家境殷实,筑“云林堂““清閟阁“,收藏图书珍玩。工诗文,善画山水、竹石,长于书法,谙熟音律。中年以后,信奉道教,崇尚佛学,疏散财产,过着“不事富贵事作诗“的超然于物外的隐逸生活。其山水宗法董源,参以荆浩、关仝笔法,用笔方折,创“折带皴“。所作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意境清远萧疏,自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画风对明清文人水墨山水画影响颇大。后人把他和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为“元四家“。
本幅款识:“老懒无悰,笔老手倦,画止乎此!倘不合意,千万勿罪。懒瓒。“
图绘一丛幽篁,清碧秀姿,在风中摇曳。绘画技法,湿笔淡墨为主,略加浓墨分出层次,笔触灵动。是其晚年之作,显出倪氏绘画中超俗绝尘的韵质。
本幅乾隆帝御题诗:“风里试披清奏籁,月中乍展宛飞龙。一梢已占琅玕性,千亩如看烟雨重。乾隆戊辰御题。“钤“乾“圆印“隆“方印,朱文连珠玺。戊辰,即乾隆十三年(一七四八),乾隆帝时年三十八岁。
此卷见《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定名为“倪瓒诗画合璧“,即卷中还有倪瓒的诗文。入清宫前经明项元汴、清梁清标收藏。民国时局动荡,画幅以外的其他部分均被割去,只留画心被携往海外。后经王南屏收藏,一九九二年由国家文物局收购调拨,得以重回故宫博物院。
经清安岐《墨缘汇观》著录。
(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