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赵霖  昭陵六骏图卷

绢本 设色

纵二七·四厘米 横四四四·二厘米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贮乾清宫 八玺全

查看详细>>
关闭
金  赵霖  昭陵六骏图卷

绢本 设色

纵二七·四厘米 横四四四·二厘米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贮乾清宫 八玺全

赵霖(生平不详),雒阳(今河南洛阳)人,以专擅人马画供职于金世宗朝(一一六二 — 一一八九),画风朴拙浑厚,笔法苍健有力。《昭陵六骏图》(《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名“画唐太宗六马图卷“)是其唯一的传世作品。

昭陵,位于陕西省,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太宗于贞观十年(六三六)下诏由擅建造、绘画的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主持陵墓的设计与施工。并且谕令将随他冲锋陷阵的六匹战马即讨伐王世充时的飒露紫,征讨刘黑闼时的拳毛騧,征伐薛仁杲时的白蹄乌,征战宋金刚时的特勒骠,讨伐窦建德时的青骓,镇压王世充、窦建德时的什伐赤琢刻于石屏,镶嵌在陵墓的北阙,以示对它们的表彰和纪念。因此,这六匹战马又合称“昭陵六骏“。北宋时,这六骏的浮雕被勒石摹刻。赵霖此卷便是参酌了石刻拓片(现藏陕西礼泉县昭陵博物馆)绘制而成,其线条结构几乎与拓片完全一致。此外,赵霖还兼融了唐代韩幹遒劲而细腻的笔法,将马的皮毛质感表现得更加逼真写实,马的神态也更具神采。画卷中每匹马旁有金赵秉文行书“唐太宗六马图“题赞,以及介绍该马的名称、肤色、乘用时间、所负箭疮和气格等文字说明。这些或繁或简的文字,不仅有助于对每匹战马的认知,增强对画作表现目的的理解,而且,它们作为画卷构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起到了间隔每匹马的作用,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动态各异的六骏联结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形散而神聚的艺术效果。

此图为清宫旧藏,《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四种》记载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十四日逊帝溥仪将此图卷作为赏品,交由其弟溥杰携出宫外。它曾为北京古玩商张子厚所得,后经国家文物局拨交故宫博物院。

引首有清乾隆帝御题:“昭陵石马歌。“本幅有乾隆帝御题诗二则,每段有金赵秉文录唐太宗赞辞,并书题跋,称作者是赵霖。钤鉴藏印有清内府“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清宫鉴藏宝““石渠定鉴““淳化轩图书珍秘宝““宝笈重编““淳化轩““古希天子““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乾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诸玺以及“文房之印““吴简““谭敬之印“等印。

阮元《石渠随笔》著录。

(李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