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马和之,生于北宋,生卒年代均未见记载,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主要活动于北宋末至南宋初期。南宋高宗绍兴年间(一一三一 — 一一六二)进士,官至工部侍郎。工画山水、人物、佛像,风格独特,笔法飘逸高古,迥异于南宋院体画法,时人目为“小吴生“。
引首有清弘历书“志摹忠爱“四字。此卷取《诗经·小雅》中《节南山》等十篇之大意描绘成图,每段前书《诗经》原文,依次为《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书画均无款印,旧传宋高宗赵构书文,马和之作画。此卷人物画的线条吸收了唐吴道子用笔的特点,下笔重而出笔轻,是马和之典型的“兰叶描“法,但用笔尚欠古厚清雅的韵致,一般认为是宋人的临仿之作。
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缘汇观续录》著录。此卷经宋子章、汪令闻、乾隆、嘉庆内府等收藏,民国时溥仪携出宫。后经张伯驹收藏,由国家文物局调拨重回故宫。
(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