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林逋  行书自书诗卷

纸本

纵三二厘米 横三〇二·六厘米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贮宁寿宫 八玺全

查看详细>>
关闭
宋  林逋  行书自书诗卷

纸本

纵三二厘米 横三〇二·六厘米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贮宁寿宫 八玺全

林逋(九六七 — 一〇二八),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北宋初年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性恬淡好古,初游江、淮间,后归隐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无子。惟善诗文书画,又酷爱梅花、仙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卒后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著有《和靖集》。

款署“时皇上登宝位岁夏五月,孤山北斋手书,林逋记”。

《自书诗卷》为林逋归隐西湖孤山时所作的存世唯一长篇巨制,是应“殿直丁君”之请录写自作五言(一首)、七言(四首)诗,共五首。“殿直”在宋代是负责仪卫监察一类的官员。“丁君”应是林氏的旧识好友。时值“皇上登宝位岁夏五月”,即宋仁宗赵祯天圣元年癸亥(一〇二三),丁君由沂(山东)到闽(福建)路过杭州,特地拜访林逋,那年林逋五十七岁。此卷与杨凝式、李建中风骨俊整的书风极为接近,其书体瘦劲秀逸,笔法厚重,点画多用尖峰入笔,转折棱角分明,与其诗格、人品完美结合,给人以清新、静逸、脱俗之感。卷后附苏轼书七言古诗一首,无年款,据徐邦达先生考证可能是元祐四五年间苏轼(时年约五十四岁)第二次到杭州做刺史时所书。此书藏锋敛锷,姿媚可爱,是罕见的苏轼传世佳作之一。这两段名人书法相映生辉,珠联璧合,实为难得的珍宝。

此卷有清乾隆皇帝用苏轼原韵赋诗五首及题记一则,又有明王世贞、王世懋,清王鸿绪、董诰四家题跋。曾经清王鸿绪、安岐、乾隆内府收藏。

宋内府《宣和书谱》、明汪珂玉《珊瑚网书凭》、詹景凤《东图玄览》,清顾复《平生壮观》、吴其贞《吴氏书画记》、安岐《墨缘汇观·续编》、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高士奇《江村销夏录》、吴升《大观录》、阮元《石渠随笔》等著录。末代皇帝溥仪出宫前,将其“赏溥杰”,一九五三年回归故宫博物院。

(李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