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士雷(生卒年不详),字公震,宋宗室,承平王孙。曾任襄州观察使等职。师法惠崇,善作湖塘小景,清雅可爱,有诗人思致,为时人推重。宋皇室收藏并且为内府《宣和画谱》著录的作品有五十一件。
此卷为开阔的平远式构图,远景汀渚曲折,垂柳弄阴,一派仲夏景象;中景为辽阔的水面,其上有白鹭、野凫、鸳鸯等水禽嬉戏弄波,富有情趣;近景绘高大的苍松,枝繁叶茂,一派生机。图中树木用宋人普遍运用的夹叶法表现,茂密的树叶为笔法工整的双钩填色,枝叶相互叠加,既有层次又不失之于琐碎。图中水禽的画法深受崔白笔墨的影响,不刻意求工求细,而是通过灵动的笔法描绘出禽鸟悠然自得的神态。宋代山水画多以李唐、范宽高远式构图取景,展现山水的壮美。描绘一湖两岸小景致的作品,在北宋仅有梁师闵、赵令穰和赵士雷数人而已。他们的这种画风,为当时画坛增添了田园诗的意境,对元以后山水画简淡抒情的审美取向有一定的影响。
此图作为赵士雷的孤品真迹,流传有绪,初为宋徽宗赵佶收于内府,明代流入民间藏家之手,并且相互买卖,据图上题跋可知,顾从德“嘉靖辛丑冬以五十金得之于黄茂夫氏“,项元汴“用原价购于上海顾氏“。清初,此卷为谢淞洲所得,谢为此题“上距嘉靖辛丑一百九十五年吴门谢淞洲得之“。但不久,它又被乾隆帝收归清内府。清逊帝溥仪通过溥杰将它偷运出宫,流落民间。一九四九年后,归国家文物局所有,后拔交故宫博物院。此时,它已因霉烂过甚,有近三分之二残破不全,经故宫博物院的专家重新揭裱、补绢、全色,得以重放异彩。
前隔水黄绫上有宋徽宗赵佶书“ 室士雷湘乡“题签。本幅上有清乾隆帝御题诗一首,尾纸有顾从德、项子京和谢淞洲跋。钤鉴藏印有清内府“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清宫鉴藏宝““古希天子““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乾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诸玺以及明项子京“子京珍秘““子京父印““项元汴氏审定真迹““项叔子“,清谢淞洲“青笠绿簑斋藏“等印。
宋内府《宣和画谱》、明汪珂玉《珊瑚网》、清阮元《石渠随笔》等著录。
(李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