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韩滉  五牛图卷

纸本  设色

纵二〇·八厘米 横一三九·八厘米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贮瀛台 七玺全

查看详细>>
关闭
唐  韩滉  五牛图卷

纸本  设色

纵二〇·八厘米 横一三九·八厘米

《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贮瀛台 七玺全

韩滉(七二三 — 七八七),字太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贵胄和著名画家,官金紫光禄大夫、校检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浙东西两道节度使,封晋国公。擅画人物和畜兽,以绘田家风俗和牛羊著称。

《五牛图》是作者的传世名作,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质为麻料,具有唐代纸张的特点。图画五牛,形象不一,姿态各异,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其中一牛完全画成正面,视角独特,显示出作者高超的造型能力,形象生动,风格古朴,艺术水平很高。

《五牛图》在宋代曾是南宋皇室的收藏。此后,经过了赵孟頫、太子书房等收藏,明代后期为项元汴所有。清初为宋荦收藏,乾隆初年藏于汪学山“求是斋“,后进入乾隆的宫廷收藏之中,八国联军侵华时流出清宫。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经周恩来总理特批,从香港回购,重归故宫。收回时,伤痕累累,一九七七年,经故宫专家重新揭裱、补笔、全色,重新焕发生机,成为文物修复中的一个典范案例。

明张丑《清河书画舫》、汪珂玉《珊瑚网》、郁逢庆《郁氏书画题跋记》、清顾复《平生壮观》、吴升《大观录》、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

(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