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张若澄,字镜壑,号炼雪、款花庐主人,安徽桐城人。出身桐城张氏望族,为张英之孙、张廷玉次子、张若霭之弟。乾隆十年(一七四五)进士,官至内阁侍读学士。与兄若霭皆善书画。能写墨花,工山水,善翎毛,笔墨简贵,风神娟秀。工诗文,著有《潇碧轩诗钞》等。
清朝的发祥地是我国的东北地区,因而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等处备受清代帝王的重视。史载,乾隆十四年八月七日,乾隆帝行围至都呼岱,次日登兴安大岭,御制长歌以纪之。是图即为张若澄根据此诗诗意绘制而成,钩摹出的山巅行营巧妙点出皇帝亲临兴安岭的主题,但见山势高峻,重林叠嶂,曲径蜿蜒,烟气散漫,正与诗中对兴安岭雄伟崇峻的赞美妥帖契合。
画上有嵇璜楷书乾隆帝《御制登兴安大岭歌》。
清时,此图藏于避暑山庄。一九一四年北洋政府成立古物陈列所,所址设在紫禁城外朝部分,内务部与逊清皇室将盛京(沈阳)故宫、热河(承德)离宫两处所藏包括此图在内的二十余万件文物运至紫禁城,其中书画均钤盖该所文物保藏的库房 —宝蕴楼为印文的印章以示归属,图上“宝蕴楼书画录“朱文方印即是。一九四七年,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此图转徙院内其他库房收藏。
(汪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