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董其昌(一五五五 — 一六三六),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加之他当时显赫的政治地位,其书画风格名重当世,后成为清代艺坛的主流。其在书画理论方面论著颇多,影响深远,主要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正阳门关侯庙碑》碑文为明万历十九年(一五九一)冬日著名学者焦竑撰写,万历二十年(一五九二)春董其昌所书,董氏时年三十八岁。字体端稳工整,线条简洁,此时正值董其昌深研古代名家诸体书法时期,用笔方劲稳练,纤巧隽丽,颇得颜真卿、米芾书法风韵。
卷后有自识“观旧书有感题“一段,书于天启二年壬戌(一六二二),时年董氏六十八岁,已是书碑文三十年后之事,属晚年完美成熟之作,行笔流畅,行气连缀,清隽雅逸,表现出一种不经意而为的状态,却蕴含灵变笔法和深厚功力。
此卷清初曾经宋荦收藏,后入清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钤押内府鉴藏玺多方。
(李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