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沈周(款)  石泉图卷

纸本 水墨

纵三二厘米 横三六〇厘米

《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贮延春阁 五玺全 宝笈三编

查看详细>>
关闭
明  沈周(款)  石泉图卷

纸本 水墨

纵三二厘米 横三六〇厘米

《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贮延春阁 五玺全 宝笈三编

沈周(一四二七 — 一五〇九),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父亲、伯父均善画,他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博学宋元诸家,自成一格。绘画上擅长山水、花鸟,尤以山水著称,有粗、细两种面貌。早年主宗王蒙,上追董、巨,以细笔为主;四十岁以后博取诸家,着意于黄公望,风格逐渐变粗,形成粗笔风貌;六十岁后汲取吴镇画法,笔墨疏简苍劲,格调雄健宏阔。其成熟时期的山水,笔墨既具有元人的含蓄萧散,又吸收了宋院体和明浙派的硬度和力感,于苍中带秀,刚中见柔。开创了明代中期的重要画派 —“吴派“,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此卷画山峦起伏,溪水蜿蜒,飞瀑流泉,山林之中高士往来,是沈周笔下常见的江南山水。本幅无款,左下角钤朱文“启南“、白文“石田“二印。后接纸行书一诗:“高人野居只青山,洁心洁体惟泉然。松风万壑杂其间,两崖白石如齿顽。高人日来卧松边,心游太古体自胖。泉声如诉石不言,掉头一笑擎其拳。三者意会友道全,日落青松眼在天。万事不理交百年,石泉若人人石泉。长洲沈周。“钤印二:朱文“启南“,白文“布衣之士“。从风格来讲,此卷的书画都比较类似于沈周晚年的风格,但树木、点苔,笔弱而漂浮,山水皴染单薄,点景人物,呆板无神。整体而言,笔法轻滑而画风拘谨,缺乏沈周晚年的苍厚酣畅,超然洒脱,如徐邦达所称“笔法劲硬流滑“。徐邦达认为接纸书法“用笔软弱,结体更散漫之甚“。总之,此卷中的沈周书画系后人伪造之作。

图上钤清嘉庆、宣统内府藏玺,《石渠宝笈三编》著录此卷为沈周作品。

(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