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版权归阿勒萨尼收藏
佛立像
- 可能出自勃律的喀喇昆仑
后笈多王朝时期,约公元550年
青铜,白银,石榴石
高44.8厘米(含底座),高51.8厘米(含佛像背光),宽20.6厘米,厚10.6厘米
追溯到公元前的几个世纪,佛教沿着犍陀罗-白沙瓦山谷传播,很快到达了阿富汗和喀喇昆仑山脉地区,同时经由那里传播到中亚和中国。公元后的前几个世纪里,佛陀的肉身形象常常出现在绘画或木质和石质雕像等艺术作品中。但直到公元500年左右,以金属来塑造这位导师身相的做法才开始出现。最初的金属塑像较小,但便于携带。金属铸造艺术很快得以完善,技艺精湛的造像珍品也随之出现,但存世极少。这尊佛像是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大型雕像之一。
立佛的右手呈“无畏印”,寓意为平和世界中的内心宁静。铭文显示,立佛是由3位地位不同的僧侣下令制作的。铭文使用了一个罕见的句子,指出了抚养孩子的重重困难。字母的类型、句子以及少数类似的青铜器具等,都表明这是一件公元6世纪时的作品。
镌刻有婆罗谜/普罗托-沙拉达文字:此为Simhadatta老师(和)Kalyanasimha导师(及其)同住(学生)Subhasimha以及(他们)父母的虔诚捐献,他们的父母完成了最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