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北京分形科技

王原祁《溪山高隐图》卷

纸本  墨笔

1684年

时年43岁

此卷是王原祁为友人陸鐀(音“柜”)所作,历时半月而成。笔墨取法黄公望、吴镇及米芾父子,是他早年取法古人的典型面貌。

王原祁《仿大痴山水》轴

纸本  墨笔

1696年

时年55岁

此轴是王原祁仿黄公望《天池石壁》、《浮峦暖翠》二图,力追黄氏峰峦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构图深远、高远结合,笔墨清润,是他盛年得意之作。

王原祁《昌黎诗意》轴

纸本  设色

1702年

时年61岁

此图画意取自唐代诗人韩愈《南山诗》的诗意。构图平远疏阔,笔墨丰润,设色以浅绛为主,墨色交融,颇具书卷之气。

王原祁《仿黄山水》卷

纸本  设色

1704年

时年63岁

此卷以仿黄公望山水风格为主,兼具王蒙、吴镇笔墨特色。青绿设色清雅高古,色墨浑为一体,体现了王原祁晚年融汇各家,自出新意的艺术造诣。卷后有王原祁自题,阐述了他对宋元绘画传统的认识与理解,是我们了解和研读王原祁山水艺术的重要史料。

王原祁《竹溪松岩》卷

纸本  墨笔

1704年

时年63岁

作者在卷后的题跋中讲述他对文人山水画起源及发展的认识,以及他个人对于气韵生动的追求,并讲述了他历时四年,苦心经营完成此卷的经过。画卷中用笔力透纸背,墨色层次丰富,是其杰出代表作,完美地诠释了其“笔端金刚杵”的艺术特色。

王原祁《仿古山水》册

纸本  墨笔或设色

1705年

时年64岁

此册是王原祁的外甥兼弟子李为宪(字匡吉)所作。画面绘制精美,笔墨纯厚自然、设色自如,对题是王原祁临习四十年后对宋元诸家的感悟及“六法”的总结。

王原祁《神完气足图》轴

纸本  墨笔

1708年

时年67岁

此件是王原祁为弟子金永熙(字明吉)所作。图中不仅在丘壑布局、笔墨神韵上力追“董巨”以来诸大家之精髓,更达到了神完气足的艺术境界,是王氏著名的代表作。

王原祁《松泽仙馆图》轴

纸本  墨笔

无年款

此轴为王原祁的臣字款作品。以仿学王蒙画风为主,皴染厚重,笔精墨妙,创作水平与艺术风貌与其《昌黎诗意图》轴十分接近,应在60—65岁之间所作。

王原祁《溪山高隐图》卷

纸本  墨笔

1684年

时年43岁

此卷是王原祁为友人陸鐀(音“柜”)所作,历时半月而成。笔墨取法黄公望、吴镇及米芾父子,是他早年取法古人的典型面貌。

王原祁《仿大痴山水》轴

纸本  墨笔

1696年

时年55岁

此轴是王原祁仿黄公望《天池石壁》、《浮峦暖翠》二图,力追黄氏峰峦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构图深远、高远结合,笔墨清润,是他盛年得意之作。

王原祁《昌黎诗意》轴

纸本  设色

1702年

时年61岁

此图画意取自唐代诗人韩愈《南山诗》的诗意。构图平远疏阔,笔墨丰润,设色以浅绛为主,墨色交融,颇具书卷之气。

王原祁《仿黄山水》卷

纸本  设色

1704年

时年63岁

此卷以仿黄公望山水风格为主,兼具王蒙、吴镇笔墨特色。青绿设色清雅高古,色墨浑为一体,体现了王原祁晚年融汇各家,自出新意的艺术造诣。卷后有王原祁自题,阐述了他对宋元绘画传统的认识与理解,是我们了解和研读王原祁山水艺术的重要史料。

王原祁《竹溪松岩》卷

纸本  墨笔

1704年

时年63岁

作者在卷后的题跋中讲述他对文人山水画起源及发展的认识,以及他个人对于气韵生动的追求,并讲述了他历时四年,苦心经营完成此卷的经过。画卷中用笔力透纸背,墨色层次丰富,是其杰出代表作,完美地诠释了其“笔端金刚杵”的艺术特色。

王原祁《仿古山水》册

纸本  墨笔或设色

1705年

时年64岁

此册是王原祁的外甥兼弟子李为宪(字匡吉)所作。画面绘制精美,笔墨纯厚自然、设色自如,对题是王原祁临习四十年后对宋元诸家的感悟及“六法”的总结。

王原祁《神完气足图》轴

纸本  墨笔

1708年

时年67岁

此件是王原祁为弟子金永熙(字明吉)所作。图中不仅在丘壑布局、笔墨神韵上力追“董巨”以来诸大家之精髓,更达到了神完气足的艺术境界,是王氏著名的代表作。

王原祁《松泽仙馆图》轴

纸本  墨笔

无年款

此轴为王原祁的臣字款作品。以仿学王蒙画风为主,皴染厚重,笔精墨妙,创作水平与艺术风貌与其《昌黎诗意图》轴十分接近,应在60—65岁之间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