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共建育良工,师徒传承出巧匠——故宫博物院助力文博职业教育

2020-12-29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李克强总理在批示中指出,努力建设高水平、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建设,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

  2014年以来,故宫博物院与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合作,协助该校成功申报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成为北京市第一个中职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之后,在我院和北京市教委、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的多方努力下,该专业成功申报“3+2+2”贯通制培养模式,迈出探索文博职业教育的新步伐,并将此纳入故宫学院的培训教育体系。

  6年多以来,在故宫学院的组织协调下,我院累计选派专家310人次为该校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开设“文物基础”“古书画鉴赏”“文物保护基础”“中国工艺美术史”“古书画装裱”“古建筑营造技艺”等课程,累计约2300课时。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零基础起步,能够初步鉴赏古代绘画、书法、碑帖、陶瓷、青铜、玉器、珐琅器和雕塑,初步了解书画装裱技艺和古建筑营造技艺,在文物保护的理念与方法方面也有了基础性的认识。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的讲授,还设置了很多实操环节,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习惯。我院专家精心备课,认真教学,赢得了学生的赞誉和好评。此外,我院还协助该校建立了青铜修复实训室、古书画装裱实训室、古建筑营造技艺实训室和文保专业综合实训室,并支持学生来院观摩学习。2019年11月,学校成立“周海宽古书画装裱与修复工作室”,创建师徒传承的平台。我院都海江书记为“周海宽古书画装裱与修复工作室”揭牌,并题词“故宫文物修复,后继有人”,鼓励同学们刻苦学习,努力成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大国工匠。2020年,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委托第三方机构北京市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进行了学科评估。评估采用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的研究方法,以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部分在读和毕业的学生为样本,全面呈现了我院专家为该校人才培养做出的贡献和今后双方合作的方向。评估报告提交后,经我院研究决定,继续与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合作,助力文博职业教育的发展。




都书记在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讲话
都书记寄语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学生

    2020年,我院选派专家42人次至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授课。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学校于6月正式开学。依据学校需求,故宫学院制定了课表,协调器物部和文保科技部7名专家为该校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高一和高二年级的学生开设专业课程。其中,器物部副研究馆员展梦夏开设“中国工艺美术史”,文保科技部研究馆员陈杨、闵俊嵘,副研究馆员高飞开设“文物保护基础”,文保科技部副研究馆员周海宽、侯雁、王红梅开设“古书画装裱”。以上累计56学时。

  下半年,该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故宫学院协调器物部、文保科技部、书画部和修缮进一步,共选派专家35人,授课457学时。高一年级“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49学时,由器物部副研究馆员展梦夏讲授。高二年级有三门课程。“文物保护概论”课程,48学时,由文保科技部研究馆员雷勇、康葆强、闵俊嵘、陈杨和副研究馆员王五胜、高飞、罗涵讲授。“古书画装裱”课程,72学时,由文保科技部副研究馆员周海宽、侯雁、王红梅讲授。“古书画鉴赏”课程,书画部选派郁文韬、蒋彤、施含牧、赵梓汝、毛翔宇、邢陆楠、王琪和许彤讲授。高三年级“古建筑营造技艺”课程,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24学时,由修缮技艺部王俪颖、何川、焦久芳、张奉兵、张志国和毕雪讲授。实践部分,因需要一对一指导,分成两个小班上课,每个小班共96课时。一班先学习彩画,然后学习木作;二班先学习木作,然后学习彩画。彩画部分,由修缮技艺部张奉兵、李红和李云龙授课;木作部分,由魏明浩、薛超和王俊福授课。三个年级的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授课专家还注重对学习效果的评价,设置了方式多样的考核。

  接下来,我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一如既往承担起国际一流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创新文博人才的职业培训教育模式,为全国文博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的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陈杨老师讲授纺织品文物修复
闵俊荣老师讲授漆器文物的保护修复



焦久芳老师讲授古建筑营造之木作
王俊福老师讲授古建筑营造之木作



何川老师讲授古建筑营造之石作
王俪颖老师讲授古建筑营造理论

(王东/文  东城区教委、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图)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